“公司利用5G+工業互聯網,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5G智慧工廠,實現産品向集成化、精益化、智慧化、數字化、網絡化生産模式轉變。”近日,江西伊發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發電力”)總裁黃美園表示,公司在業內首創高低壓開關櫃柔性生産線,實現了自動化和智慧化生産,産品不良率下降15%,生産運營成本降低35%。
伊發電力的轉型升級之路,正是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向“新”而行的縮影。崇仁輸變電産業已有50多年發展歷史,素有“機電之都”之稱。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圍繞打造國家級輸變電産業示範基地的發展目標,推動輸變電設備産業從“製造”到“智造”升級。據了解,崇仁縣現有規模以上輸變電企業63家,産值突破100億元,中低壓輸變電設備佔江西省輸變電設備市場八成以上,配電變壓器全國市場覆蓋率位居前列,産品出口至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智轉數改,點燃發展新引擎
伊發電力於2022年投資3億元興建5G智慧工廠,進行技改擴建。該公司以“5G雲網融合”為核心,採用升級改造的企業生産管理MES系統,與國家電網電工裝備智慧物聯平臺(EIP)有效融合銜接,並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建設工業標識解析、生産管理溯源體系,打造出新型工業企業智慧化工廠。
“5G智慧工廠讓公司具備年産10萬套智慧輸配電設備的生産能力,年産值可實現約10億元。”伊發電力副總經理詹志嶺説,技改不僅讓企業産能倍增,還可進一步提升企業海外市場競爭力,為開拓海外市場增添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企業創新活力更強,産業發展後勁更足。在各級科技部門支持下,伊發電力加強與東華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成功實施“輸變電裝備智慧製造數字化管控平臺”等項目,不僅為崇仁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也為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樹立標杆。截至目前,崇仁縣已累計實施産業關鍵技術攻關項目17項,其中産業鏈聯合攻關項目12項,撥付財政補助資金280萬元,撬動企業研發投入9770萬元。
為了持續發展好機電這一特色優勢産業,近年來,崇仁縣陸續出臺政策舉措加快推進智慧製造、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設立縣級工業發展基金,每年出資2000萬元,對進行技術改造、自主研發、品牌創建的企業均給予一定獎勵,促使企業推進“機器換人”。這有效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延鏈強鏈,打造集群新優勢
江西恒翔電氣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銅桿生産作業。據了解,這條全速運轉的生産線年産銅桿可達13萬噸。“今年1至5月,企業營收達14.84億元,同比增長32.93%。”該公司生産一線管理總經理董紹祥介紹,銅桿項目的投産,為崇仁輸變電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電磁線原材料選擇。
近年來,崇仁縣聚力推進輸變電産業補鏈延鏈強鏈,助推輸變電産業結構優化,産業發展集聚集群成效凸顯。崇仁縣擁有輸變電設備各類産品35個系列、2000多種規格,涉及鋼材、化工原料、物流、運輸、零部件配套等行業;僅配套的零部件就有300余個品種,包括電線、鐵芯、線圈、絕緣件、環氧樹脂、熔斷器、斷路器、油箱等,完整産業鏈基本形成。
産業集聚集群發展的“紅利”,讓江西亞珀電氣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喜上眉梢:“現在我們生産便捷多了,各種電力變壓器配件都能就近找齊,不僅實現降本增效,還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受益的不僅是這一家企業,今年1至5月,崇仁輸變電産業實現營收33.13億元,佔規上工業營收比重63.77%。
招才引智,激發升級新活力
“公司引進江西理工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的博士,對變壓器發熱問題進行研究攻關,徹底解決了變壓器溫升超標問題。”江西贛電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愛民説,“公司之所以能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對高層次人才的重視。目前,公司設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引進多所高校的碩士、博士,建立了強大的科研團隊,成為研發新産品的動力源泉。”
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崇仁縣在江西率先實施“一企業一博士、一産業一團隊”柔性引才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分批引進100名博士和5個以上産業研發團隊聯挂幫扶企業,全力破解縣域人才供需矛盾、人才結構失衡、産才融合不深等難題。自2022年崇仁縣探索實施“一企業一博士”引才模式以來,先後引進兩院院士6人,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人選團隊11個,博士78人,博士團隊5個,産業技能型人才團隊15個,引育省級重大人才工程人選21人,産業經濟發展中的人才優勢不斷顯現。
崇仁縣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開展項目對接,先後與南昌大學、瀋陽變壓器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單位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協議。崇仁企業還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等院校積極開展合作,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滿足崇仁輸變電設備企業在産品設計、工藝製造、技術改造、平臺創建等方面的需求。
據了解,崇仁縣將著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繼續推動輸變電産業由單一中低壓變電設備生産向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售電、儲電6個環節全面延伸,重點開發智慧化、綠色化、高端化産品,培育壯大産業集群,加快打造全國知名智慧輸變電製造基地。(文 魏依晨 吳銀昌 周偉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