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九江市湖口縣網絡公益志願服務活動“一頓飯的陪伴”走進舜德鄉荊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村民帶來的腰鼓表演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帷幕。網絡主播、達人們化身為回家看看的“兒女們”,同村裏的留守老人圍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詢問老人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並向老人們沉浸式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內涵以及本土紅色故事,面對面提醒老人在家庭用火、用電、防詐以及養生保健等需要注意的問題。特教學校的學生帶來了電子琴獨奏和《我是中國人》歌曲演唱。志願者還帶來了黃梅戲、薩克斯演奏、舞蹈、套圈奪寶小遊戲等精彩節目,紅色歌曲聯唱更是帶動了老人一起參與合唱,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現場其樂融融,一片歡歌笑語。
村民腰鼓開場 攝影 王林華
“我一直在參加這個志願活動,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告白。每次來我都給老人們做一些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告訴他們要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要保持心理健康、定期體檢,幫助他們在家裏也能健康、開心地生活。”來自湖口縣婦幼保健院的志願者袁莎説。
志願者宣講家庭用火、用電、防詐、養生保健小知識 攝影 王林華
中午時分,隨著美食博主一通忙活,蘿蔔燒羊肉、生態大鳊魚、香菇燒肉、農家薯粉皮、爆炒河蝦……一盤盤家常菜端上飯桌,滿屋飄香,幸福溢出。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一邊吃著熱騰騰、可口的飯菜,一邊拉起家常,場面溫馨而美好。“這是一個暖心的活動!搞得非常好,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我們老年人的一種關懷,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説,就像兒女回家一樣,我感到非常高興。”今年78歲的村民黃紀鵬滿懷感觸地説。
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共吃“一頓飯” 攝影 王林華
“今天,我村鄉賢點單的一頓飯不僅僅是一頓簡單的餐食,它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一個凝聚各方鄉賢村民力量,為荊橋村的未來出謀劃策,共話村子發展的良好契機。村‘兩委’班子用心傾聽每一個聲音,將大家寶貴的建議化作我們前行路上的璀璨明燈,督促我們不斷奮進。”荊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明説。
活動合影 攝影 王林華
據悉,這是湖口縣網絡公益項目“一頓飯的陪伴”關愛人之老志願服務活動第12次進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有一千多位留守老人吃過這一頓飯,社會好評如潮。活動採取“你點單我跑腿、不定期不定點”的模式,由志願者替在外地的家鄉遊子們回家看看,給老人們表演戲曲、舞蹈歌曲等精彩節目,宣講紅色故事,宣傳安全知識,開展互動小遊戲,為老人做一頓飯並一起陪吃一頓飯,托起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幸福晚年。(文 王林華 陳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