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豐城:特色産業促振興
2025-02-08 14:53:10來源:江西日報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2月1日,正月初四。

  “嗶……”隨著一聲哨響,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同田鄉同田村“鴨司令”林明蕓,抓起一大把飼料,向天空一拋,只見一隊隊鴨子,“踱”著步子慢慢圍攏過來。不一會兒,鴨子越聚越多,將林明蕓和飼料包圍。

  忙完一陣後,林明蕓又裝上飼料,開著一輛三輪車,繼續到下一個鴨棚投放飼料。喂完鴨子,他趕到撿蛋房,從一筐筐鴨蛋中,挑選又大又圓的鴨蛋,為孵化小鴨作準備。

  “除了用來孵化的鴨蛋,其他鴨蛋賣給批發商,進入市場零售。”林明蕓告訴記者,他和愛人從事養鴨業30多年。今年將引進合夥人,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我養的野鴨(種鴨)是馴化二代的,現有7000多羽;還有天府麻鴨,現有1.5萬多羽。目前,天府麻鴨産蛋率為九成以上,達到孵化標準。”林明蕓説,2月6日他們準備開啟新春“第一孵”,計劃孵化2.76萬枚種蛋,今年預計將孵化馴化二代野鴨30萬羽以上、天府麻鴨100萬羽以上。按照當前小鴨的市場價格估算,今年或將增收10萬元至30萬元。

  在林明蕓看來,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民的作為大、天地廣。“前些年我們一直在藥湖放養鴨子,後來藥湖打造國家濕地公園,我們也‘洗腳上岸’,發展旱地養鴨業。這些年,我們堅持肉鴨養殖、鴨蛋售賣、孵化小鴨等‘多條腿’走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他説,“我們村有的從事稻蝦種養、有的從事黃牛養殖、有的從事蓮藕種植,鄉村特色産業持續發展壯大,大家生活越來越幸福。”

  和美鄉村,宜居又宜業。農村已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碧玉 實習生 黃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