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贛州恒科産業園內暖意融融,“希望工程”資助金髮放暨贛州“青年驛站”、贛州“愛新餐”項目啟動儀式在此舉行。
贛州“希望工程”資助金髮放暨贛州“青年驛站”、贛州“愛新餐”項目啟動儀式 供圖 共青團贛州市委
在儀式現場,領導們為2024贛州希望工程愛心單位(個人)、優秀組織單位頒發榮譽獎項,表彰他們在公益之路上的傑出貢獻。“希望工程1+1”助學行動與“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的受資助者們,接過承載著社會各界關愛的資助金與愛心衣物。同時,新就業群體“愛新餐”的“暖心商家”代表和青年驛站的“公益夥伴”獲授牌,新就業群體代表則收到了暖“新”禮包。受資助學生代表和大學生代表發言時,情真意切,紛紛表示這些關愛青少年的舉措猶如冬日暖陽,切實解決了他們的困難,讓他們深深感受到贛州這座城市的溫暖。
近年來,贛州市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注重展現人文關懷,為青年群體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貼心的服務,贏得了廣大青年的點讚。許多青年在這裡找到了實現夢想的舞臺,他們的創意和熱情在贛州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贛州“青年驛站”:為青年提供安居築夢的港灣
在贛州,一場助力青年安居就業的暖心行動正蓬勃開展。為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全力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贛州多部門聯合發力,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團市委、市人社局、市城市住房服務中心、市教育局、市國資委、贛州金融監管分局共同推出“青年驛站”(七天免費公寓)項目。項目核心目標便是解決非中心城區戶籍高校畢業生(含高職院校)來贛初期的住房難題,減輕其來贛求職創業成本,為他們提供一個溫馨且便捷的落腳點。
青年驛站 供圖 共青團贛州市委
驛站首期于贛州經開區恒科産業園26號公寓樓落地生根,精心規劃了四人間、雙人間共129套公寓,總計396個床位,內部設施一應俱全,從舒適的床舖、溫暖的被褥,到實用的衣櫃、書桌、檯燈,再到衛浴、空調、洗衣機等,全方位滿足青年的生活所需。自1月2日試運行以來,已有72人次順利入住。
驛站入住流程便捷高效,青年只需通過“青春贛南”小程式線上提交申請資料,經資質審查通過後,即可輕鬆拎包入住,開啟在贛州的求職創業之旅。更為貼心的是,贛州後續還將依託“青年驛站”(恒科産業園站)籌建贛州“青年就業之家”,深度整合就業信息、求職指導等多元服務,進一步強化對青年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未來將在中心城區廣泛統籌公租房、人才住房、酒店等各類住房資源,計劃籌集2000張床位,為青年提供最長達12個月的免費住宿,持續推動“青年驛站”迭代升級,不斷拓展服務廣度與深度,助力贛州成為青年人才集聚的高地。
贛州“愛新餐”:關愛新就業群體 暖胃更暖心
“愛新餐”活動海報 供圖 共青團贛州市委
“愛新餐”項目首期在贛州中心城區(章貢區、贛州經開區、贛州蓉江新區)強勢啟動,精準聚焦網約配送員這一群體的實際需求。鋻於新就業群體“奔波在路上、活躍在線上”的工作特性,“愛新餐”項目為他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提升服務效率。隨著項目的穩步推進,其覆蓋範圍將逐步拓展至各縣(市、區),惠及“兩司兩員”等更廣泛的新就業群體。在過去的一年裏,項目補貼餐次超10萬次,成功撬動各方讓利補貼總額超100萬元,成為傳遞黨委、政府關愛與社會愛心的有力橋梁,讓新就業群體切實感受到城市的溫暖與關懷。
贛州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助力青少年成長 傳遞社會溫暖
近年來,共青團贛州市委堅守“助學育人”初心,聚焦特殊青少年群體需求,集中精力抓好希望工程事業,實施了希望工程“助學、助殘、助困、素質提升”四項行動,為困境青少年傳遞了溫暖,播種了希望,2022年至2024年共籌集希望工程款物4826萬元,資助困境青少年1.4萬人次,關愛各類弱勢困境青少年群體20余萬人次。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被評為江西省“5A級公募基金會”、全省“黨建+百社解千難”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示範單位。
殘疾青少年家庭因殘疾導致經濟困難佔比較大,為幫助困境殘疾青少年改善生活、融入社會,2022年,團市委、市殘聯、市直機關工委、市國資委聯合發起“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面向社會籌集善款,按照2000元/人的資助標準,重點資助贛州市低收入家庭中患有重度肢體殘疾和孤獨症、腦癱、智障等身心發育障礙的青少年、兒童。2022年籌集善款150萬元,資助困境殘疾青少年750人;2023年籌集善款505萬元,資助困境殘疾青少年3213人(其中專項籌款200萬元,資助1000人;證券行業專項籌款305萬元,資助2213人),此外,為贛縣區、定南縣特殊教育學校捐贈運動鞋、棉被、校服等愛心物資價值20余萬元。2023年開始,在領導關心重視下,“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資助對象列入春節前各級黨政領導走訪慰問整體安排。
2024年,主辦單位加大了籌款力度,優化了動員機制,動員市屬團組織參與“99公益日”“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項目,籌款108.1萬元,將資助541人;引導縣級團委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99公益日”“希望工程1+1”助學項目(基層團組織每捐1元可撬動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1元的配套資金),總籌款134.9萬元(含配捐),將資助在校的困難學生及困難殘疾青少年1130人(其中殘疾青少年800人)。
贛州希望工程“助殘陽光行動”和“希望工程1+1”項目不僅為殘疾青少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進一步推動了社會文明建設的進程。通過該行動和項目,更多人開始關注和理解殘疾青少年,積極投身到助殘志願服務中來,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贛州市在助力青年發展方面所展現的人文關懷,不僅為青年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也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贛州市將繼續深化人文關懷理念,為青年提供更多元化、更優質的服務,共同書寫城市與青年共同發展的新篇章。(文 徐天鈺 黃子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