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精準澆築注入上猶江特大橋左幅中跨橋梁,歷經兩年多時間,遂大高速最高墩橋梁——上猶江特大橋雙幅順利合龍,標誌著遂大高速已全線聯通,為項目按期通車奠定基礎。
上猶江特大橋雙幅順利合龍
據介紹,遂(川)至大(余)高速作為江西省“十四五”重點項目,是省內高速公路“10縱10橫21聯”路網第9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點位於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移山村,與宜遂高速相接,途經遂川縣、上猶縣、崇義縣和大余縣,最終在康大高速呈T型交叉相連。路線全長127公里,採用雙向4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
由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上猶江特大橋,坐落于贛州市上猶縣陡水鎮,是遂大高速全線控制性和重難點工程,全長1419米,最大跨徑達160米,共7聯24跨,主橋以連續性剛構主跨跨越上猶江主河道,其主墩設計高度均在50米以上,而其中最為矚目的7號主墩,更是以126米的傲人高度,刷新了江西省高速橋梁建設的高度紀錄。
自2022年8月1日,遂大高速全線正式破土動工,就此拉開了上猶江特大橋建設征程的序幕。從項目啟動之初,建設團隊便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2023年12月30日,經過近16個月爭分奪秒的緊張施工,高126米的上猶江特大橋主墩正式封頂。隨後在2025年2月16日,上猶江特大橋右幅也順利完成合龍,工程進度穩步推進。直至2025年4月18日,上猶江特大橋雙幅順利合龍。至此,這座凝聚著無數人心血與期望的大橋終於順利實現全面“牽手”合龍。
施工現場
面對複雜地理條件與艱巨施工任務,遂大高速A標路基五分部的建設者們科學統籌、創新工藝、嚴控風險,相繼攻克了墩高跨大施工難、涉水跨路交叉多、生態環保要求嚴等多項技術難題,最終啃下這塊“硬骨頭”。針對高聳墩身施工,項目團隊採用箱式液壓頂升爬模工藝,借助液壓自動頂升,如同智慧“升降機”,大幅縮短工期,搭配智慧化監控設備,實時保障施工安全穩定。
項目團隊還創新應用多項技術,運用智慧溫控養護系統能根據環境與混凝土內部溫度,動態調節養護措施,防止內部溫度裂縫;應用低碳低熱混凝土技術優化混凝土性能、減少碳排放、提升混凝土強度與耐久性;採用泥漿雙重處理技術對樁基泥漿進行循環利用,踐行“零污染”施工理念。
路基五分部總工桂國文介紹,上猶江特大橋線形控制精度要求極高,墩柱全高豎直度嚴控在3釐米以內,墩身平整度控制在5毫米以內。施工時,技術人員在薄壁墩四角布設鐳射垂準儀,並搭配全站儀多角度測量校驗,項目團隊以嚴謹態度和先進技術全力打造高品質橋梁。
遂大高速上猶江特大橋雙幅順利合龍,不僅刷新了省內高速橋梁建設的新高度,更是架起了區域協同發展的大通道,將進一步完善贛西南交通網絡,縮短贛南革命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時空距離,推動區域經濟、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助力革命老區振興。(文 李建平 肖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