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東華理工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美好青春”志願服務隊到吉安市桐坪鎮上溪村和尚賢鄉豐山村,開展以“美育啟航‘桐坪’共振”為主題的美育實踐活動,融合紅色鑄魂、美育潤鄉、科技賦能三大板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紅色鑄魂:田野課堂賡續血脈,光影匠心淬煉初心
服務隊將上溪村的田間地頭變為“行走的紅色課堂”。在“田埂黨課”上,上溪村老支書王笠躬講述村莊從靠人工“肩挑手扛”到無人機噴灑農藥“科技興農”的發展歷史,剖析鄉村發展難題,特別指出破解年輕人“留鄉難”的關鍵在於讓傳統農業煥發新魅力,讓鄉村生活更有吸引力、更有奔頭。服務隊青年黨員周禹豪深受觸動:“這堂黨課讓我明白,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情懷,更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
服務隊在上溪村的田間地頭開展“田埂黨課”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針對留守兒童,服務隊精心打造“紅色非遺工坊”,通過剪紙、非遺扎染、漆扇、傳統書畫等傳統技藝傳遞紅色文化。此外,更是組織“紅色根脈承薪火 桐坪共振起新程”主題晚會將活動推向高潮。晚會上,由孩子們參與的“非遺時裝秀”、皮影戲《英雄雨來》等節目深受歡迎。晚會期間,隊員們還將精心創作的藝術作品贈送給當地村民,把藝術的祝福留在千家萬戶。
服務隊精心打造“紅色非遺工坊”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紅色根脈承薪火、桐坪共振起新程”主題晚會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美育潤鄉:藝術飛入百姓家,時尚點亮“夕陽紅”
在“把美術館搬進鄉村”紅色主題畫展上,50余幅反映鄉村振興新貌、謳歌時代精神的書畫作品在村委廣場展出,吸引了眾多村民駐足欣賞。隊員們現場揮毫潑墨,為村民創作主題書法作品。同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還對村委後院進行了設計改造,將實用與美觀融入鄉村公共空間的脈絡。
隊員為村民創作主題書法作品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特別策劃的公益攝影活動,為20余位鄉村老人定格了專屬的“高光時刻”。“來,給咱和菜園子也拍張照!”李奶奶站在爬滿絲瓜藤的竹籬笆前,手拿一串紅彤彤的辣椒,笑容滿面地對攝影的隊員們説。這項活動,用影像藝術詮釋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讓鄉村的“夕陽”煥發出別樣的時尚光彩。
公益攝影活動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科技賦能:AI“活化”童趣夢,智慧巧繪新鄉村
服務隊積極探索“科技+藝術”融合,為鄉村美育插上數字翅膀。通過AI演算法,孩子們筆下憨態可掬的小鴨子開始在水面遊弋,這些充滿童趣畫作瞬間“活”了起來。“AI讓畫動起來”的奇妙魔法,讓美育公益課堂變身充滿未來感的創意工坊,激發了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好奇心。
美育公益課堂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在農忙時節,隊員們不僅幫助村民搶收稻穀,還用金燦燦的谷粒在廣場上拼貼出巨大的五角星圖案和“永遠跟黨走 1921-2025”字樣,創作出別具一格的“豐收頌黨恩”大地藝術。此外,服務隊以村居墻體為“畫布”,精心繪製“黨紀清廉”與“鄉村振興”主題墻繪,開展“卡通説清廉”活動,以新穎形式傳播廉政文化。
隊員們用谷粒拼貼“豐收頌黨恩”大地藝術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隊員們繪製主題墻繪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通過藝術鄉建、創建寫生基地、建設鄉村美術館等項目,不斷激發鄉村美育新動能,為鄉村振興貢獻東華理工智慧與力量。(文 劉惠文 王貝思 解玉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