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大暑時節話健康 江西專家支招應對“苦夏”挑戰
2025-07-23 16:48: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國際在線江西消息(記者 鐘薇):“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7月22日大暑時節,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召開“踐行二十大 忠誠護健康”系列新聞發佈會之時令節氣與健康專場,針對高溫高濕天氣帶來的健康風險,多位醫學專家為公眾開出科學度夏“處方”。

大暑時節話健康 江西專家支招應對“苦夏”挑戰

發佈會現場

  重點人群需嚴防中暑

  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潘歡弘指出,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孕婦及戶外作業人員是高溫中暑高危人群。公眾應密切關注高溫預警,減少高溫時段外出,外出時做好遮陽防護,定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家庭成員需特別留意老人兒童健康狀況。

  中醫調理應對“苦夏”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王麗華指出,針對夏季常見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狀,關鍵在於養護脾胃、清心祛濕。飲食宜選冬瓜、綠豆、薏米等清淡利濕食材,少食生冷;空調溫度建議26-28℃,避免冷風直吹;適當按揉內關穴、足三里穴,配合八段錦鍛鍊可助調理。

  科學補水有門道

  南昌大學二附院楊人強主任醫師澄清“每天8杯水”非絕對標準,需結合食物含水量靈活調整,建議每天補充1200-1500ml水分。應定時飲水,避免口渴才喝;水溫忌過冷燙,可少量加鹽或選擇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每次喝水最好不超過200ml,每小時飲水不超過800-1000ml,避免“水中毒”。

  舌尖安全莫大意

  江西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廣玲提醒,夏季需嚴防急性腸胃炎。食材應生熟分開、充分加熱,冰箱定期清理,勿過度堆積。若發病,輕症可短暫禁食2-4小時讓胃部休息,每5-10分鐘多次少量的飲水,首選口服補液鹽少量多次飲用。出現高熱、脫水或便血等症狀須及時就醫。

  特殊人群需精細管理

  心腦血管患者夏季應避免冷熱刺激,科學合理安排生活,不可擅自停藥;高尿酸血症人群需遠離燒烤、啤酒、海鮮等“痛風套餐”,通過低嘌呤飲食、足量飲水及規範用藥控制尿酸。

  發佈會同時提示,夏季感冒需區分風寒風熱對症處理,脫髮者應避免暴曬頭部並調理脾胃。大暑雖為極熱之時,亦是萬物生長之機。專家共同呼籲,公眾需順應節氣變化,通過科學防護化解暑熱威脅,以健康體魄安然度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