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煥新江西·未來可期】“賽事+”激活山水“流量”,灣裏走出文旅融合新路徑
2025-09-16 16:15: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在江西高品質發展的宏大敘事中,文旅融合正成為一抹亮麗的色彩。位於南昌市西郊的灣裏管理局(以下簡稱“灣裏”),依託“城市中央公園”的生態底蘊,以賽事為牽引、以融合為路徑,積極探索“文旅體商”協同發展新模式,成功將綠水青山間的“流量”轉化為發展“量”,為“煥新江西”注入了鮮活生動的實踐注腳。

  9月17日,第十三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灣裏站即將啟幕。這場國際賽事不僅是運動員競速的舞臺,更是灣裏串聯資源、提振消費、展示形象的重要契機。近年來,灣裏堅持“專業賽事+群眾活動”雙輪驅動,構建分層多元的賽事矩陣,推動體育競技、文化旅遊與商業消費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

  賽事為引,激活全域旅遊“一池春水”

  “我們辦賽,不僅僅是為了比賽,更是為了聚人氣、活資源、促發展。”灣裏管理局教體辦副主任胡家清表示。除了環鄱賽、梅嶺越野賽等專業賽事,灣裏還大力開展“全民健身季”“村BA”籃球聯賽、廣場舞交流賽等大眾活動,年均吸引參與人次超20萬。賽事已成為灣裏連接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觀光與體驗的重要紐帶。

  市民李芳是廣場舞比賽的忠實參與者:以前週末就是帶孫子逛公園,現在能和姐妹們一起訓練、比賽,生活充實多了。”賽事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逐步構建起“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的文旅節慶體系,形成持續不斷的市場熱度。

  業態延伸,從“賽場”到“市場”的精彩躍遷

  辦賽不是終點,而是消費鏈的起點。灣裏巧妙借助賽事人氣,延伸出“賽事+市集”“賽事+農産”“賽事+夜經濟”等多元業態,實現一段賽程、多方收益”。

  在見山藝術市集,手繪梅嶺帆布包、非遺剪紙、植物標本畫等文創産品備受青睞;手作體驗區讓遊客在觀賽之餘沉浸式感受匠心與文化。梅嶺鎮立新村的周桂蘭阿姨笑著説:“去年比賽期間擺攤賣土雞蛋和茶葉,收入比平時翻了一倍。今年我們早早就備好了貨。”賽事為農産品開闢了從田間到賽場的新銷路,也成為村民增收的“快車道”。

  此外,磨盤山森林公園的露營音樂會、特色美食節等夜間活動,有效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推動“一日遊”向“過夜遊”轉變,形成全天候、多場景的消費閉環。

  服務升級,“軟硬兼施”提升遊客體驗

  人流來了,服務更要跟上。灣裏以“硬設施+軟服務”雙提升為目標,持續推進旅遊服務提質升級。

  賽道沿線設置“灣裏人家”服務點,不僅提供免費開水、應急物資,還配備“賽事信息專員”,為遊客提供賽程、交通、旅遊等一站式諮詢。獅子峰景區新增母嬰室與無障礙通道,竹海明珠景區提前開放親子樂園,細節之處盡顯人文關懷。

  “灣裏辦”數字平臺則實現了“一掃即辦、一呼即應”,遊客可通過手機隨時反饋訴求、獲取服務,政府端快速響應處理,極大提升了旅遊體驗的滿意度和安全感。

  索道聯動,構建“大灣裏”旅遊新格局

  今年,梅嶺雲端索道的正式開通,成為灣裏推進全域旅遊的關鍵一步。這條索道將城區與洗藥湖之間的通行時間從50分鐘車程壓縮至17分鐘。這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貫穿“山下城區—洗藥湖—梅嶺太平—羅亭”四大片區的旅遊紐帶。

  以此為基礎,灣里正積極佈局旅遊公交專線,串聯滕王閣、萬壽宮等南昌標誌性景點,打造“紅、古、綠”三色融合的精品線路,推動灣裏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從“單次觀光地”升級為“多次度假優選地”。

  灣裏模式,為江西文旅融合提供新範式

  灣裏的實踐表明,高品質發展並非一味追求“大投資、大項目”,而是要通過精準定位、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實現生態價值、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統一。以賽事為媒,灣裏不僅賽出了速度與激情,更賽出了融合與效益。

  在“煥新江西”的征程中,灣里正以其獨特的山水底蘊與創新魄力,織就一幅“文旅體商”共生共榮的錦繡畫卷。未來,這座南昌“城市中央公園”,將繼續以青山為紙、碧水為墨、賽事為筆,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江西新篇章。(文 汪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