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豐城市以“安全第一、尊重歷史”為錨點,統籌多部門協同作戰,在消防設計審查驗收遺留項目集中整治中打出組合拳,2025年度整治率、整體完成率位居宜春前列——這場覆蓋廣域、牽動民生的攻堅戰,既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試金石,更是“經濟強縣”向“治理強市”進階的生動實踐。
高位破局:構建“全鏈條閉環”的整治體系
豐城市立足城市發展實際與民生安全底線,以“高位統籌+部門聯動”為核心,搭建“排查—整改—驗收—銷號”全鏈條治理框架,切實壓實責任、凝聚攻堅合力。
機制先行,壓實責任鏈條。整治工作啟動後,豐城市第一時間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排查整治、技術指導3個小組,明確“一週一調度、一月一通報”推進機制,確保整治工作高效落地;專班先後召開3次專題研商會,細化建築整治節點、分類處置方式及遺留問題兜底原則,繪製出清晰的全流程路線圖,讓每項任務“有目標、有步驟、有責任”。同時,局主要負責同志帶隊深入一線,累計赴23所學校、17家養老機構、9所醫院開展實地調研,精準鎖定“消防設施老化、疏散通道堵塞、防火分區超標”等重點行業核心隱患,為後續靶向整治奠定基礎。
部門協同,實現全域清零。以住建部門為牽頭單位,聯合自然資源、教育、消防救援等部門建立“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責任聯動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網絡,累計完成4781棟既有建築排查;針對教育、醫療等問題集中領域,召開7次專題部署會,明確行業主管部門整改督導責任,杜絕“監管真空”。此外,建立“雙通報”機制,定期向宜春市住建局、豐城市政府報送進展,倒逼工作提速。截至2025年10月,2019年4月1日後投入使用的既有建築遺留項目整改率達100%,以“閉環式推進”啃下歷史遺留“硬骨頭”。
精準攻堅:用“專業+溫度”破解審驗難題
既有建築審驗問題因項目類型、建設年代、用途變更等因素,呈現“個性化強、複雜度高”特點。豐城市堅持“技術賦能破難點、分類施策暖民心”,既守住安全底線,又傳遞民生溫度。
專業支撐,攻克技術瓶頸。依託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專家庫,組建豐城市級技術服務專班,為房地産開發、非住宅項目、政府民生工程等提供“一對一”權威指導,推動專業力量直抵整治現場;累計開展現場技術會診23次,出具專業整改意見89份,成功破解“防火分區超標、消防水源不足、疏散距離過長”等共性難題31項。針對長期停滯的疑難項目,採取“座談交流+現場踏勘+圖紙復核”聯合診斷方式,推動15個“卡殼”項目完成消防審驗銷號,實現“安全達標”與“項目推進”雙向平衡。
分類施策,回應民生訴求。針對工業企業“辦證難”痛點,緊扣“依法依規、尊重歷史、最大利企”原則,落實市政府“集中解決園區企業不動産登記遺留問題”部署,以“一企一策”為60家企業出具消防情況説明,涉及184個單體、總建築面積527601.5平方米,有效解決企業因“無消防合規證明”導致的融資難、擴産難問題,為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注入動力。呼應群眾“不動産登記難”訴求,踐行“群眾無過錯即辦證”民生導向,對消防驗收資料缺失的項目實行容缺受理,累計為11038戶業主、380棟住宅單體打通不動産證辦理“最後一公里”,把歷史遺留的“堵點”,切實轉化為民生獲得感的“增長點”。
長效築基:以“案例破局+制度固效”推動既有建築改造常態化
既有建築改造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載體,也是盤活存量資産、提升人居品質的關鍵路徑。但豐城市大量早期建築因功能與現行規劃不符、消防標準滯後,陷入“想改不能改、改後難合規”困境。為此,豐城市以“案例破解改造堵點、制度夯實治理根基”為抓手,推動既有建築改造從“集中攻堅”轉向“常態運行”,實現“城市煥新”與“安全守底”雙向統一。
以案例破局,破解商業項目改造堵點。以豐城市匯金國際項目為典型實踐:該項目2012年建成,原規劃為傳統商業綜合體,因業態定位偏差長期閒置。2024年啟動改造,擬轉型為“科創辦公+特色社區商業+輕工業”城市更新示範項目,卻面臨兩大核心難題:一是原消防設施不符合“商業+辦公”混合業態現行標準;二是原審批手續因企業重組遺失,無法啟動常規審驗。
針對痛點,豐城市組建“住建+消防+專家”專項工作組,實行“駐場式”全流程服務:一方面將項目列入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清單,全面梳理找回建設審批資料;另一方面依託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聯合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局、園區管委會等協商方案、制定路徑。創新採用“以房屋結構安全性鑒定報告替代工程品質合格證明材料”的方式,改造前由住建局組織專家開展全面消防安全評估,據此制定“局部改造+功能消防補充”方案。項目2024年10月投運後,不僅盤活閒置建築面積3.2萬㎡,帶動300余人就業,年新增稅收超800萬元,更成為“存量資産煥活+消防安全適配”的標杆,為商業類既有建築改造提供可複製的實踐樣本。
以制度固效,構建改造利用常態體系。當前,豐城市既有建築改變使用功能重點項目——“老城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原永生賓館)”已完成消防設計審查。過程中,市住建局主動靠前、聯合攻關,創新解決項目登高場地等消防難題。下一步,豐城市將以該案例為落腳點,聯合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制定《豐城市既有建築改變使用功能規劃確認與消防審驗工作規則》,通過“正面清單+分類指導”破除審批壁壘;同時,針對老舊建築場地受限問題,依託《既有建築改造消防設計分類指南》,為空間受限建築量身定制適配方案,為城市更新中的既有建築改造提供安全兜底的長效路徑,持續推動城市品質與安全水準雙向提升。
從消防審驗遺留項目的全域清零,到匯金國際等商業項目的業態煥活,豐城市以“問題導向+系統思維”,逐步構建起既有建築治理與存量空間激活的成熟範式——這一范式,既包含技術層面的“安全適配”,也涵蓋制度層面的“流程創新”,更落腳于價值層面的“民生賦能”。後續,豐城市住建局將持續以消防審驗鑄就安全底色,用系統治理消解歷史遺留的“沉疴”,讓存量空間重新生長出適配城市發展、承載民生溫度的新價值,也為縣域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借鑒的“豐城樣本”。(文 王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