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那會兒連張像樣的合照都沒有,今天終於圓夢了。”贛州市上猶縣社溪鎮石崇村88歲的陳奶奶接過裝裱精美的金婚照時激動地説道。近日,上猶縣以“金婚映重陽 幸福滿石崇”為主題,為社溪鎮石崇村31對走過50載春秋的金婚夫婦送上別具意義的節日祝福,通過“拍一組金婚照、包一頓長壽餃、講一段家風訓”等系列活動,大力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傳遞新時代文明風尚。

村民接過金婚照時喜笑顏開 攝影 曾傑
活動現場,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曾正東手持相機,為金婚夫婦們拍攝紀念照。“叔叔阿姨,再靠近些,把你們的幸福笑容留下來!”在駐村工作隊員楊中卉的引導下,身著喜慶衣裝的老人們或相視而笑,或十指相扣。76歲的方如金老人和老伴佈滿皺紋的雙手緊緊交握,鏡頭定格下這對金婚夫妻相濡以沫的溫情瞬間。

攝影師為金婚夫婦們拍攝紀念照 攝影 曾傑
活動中,金婚夫婦們還一起包制“長壽餃”,揉面、搟皮、拌餡……一雙雙佈滿歲月痕跡的手靈活地捏出一個個飽滿的餃子,動作嫺熟又默契。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後,老人們圍坐品嘗,分享著半個世紀以來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艱辛歲月,如今都化作了最珍貴的回憶。

老人們一起過金婚紀念日 攝影 曾傑

老人們一起過金婚紀念日 攝影 曾傑
“這些金婚夫婦用半個世紀的相守詮釋了家的真諦,是我們傳承優良家風的生動教材。”江西水利電力大學駐石崇村工作隊員楊中卉表示。據悉,上猶縣近年來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文明實踐活動,通過“文藝下鄉+志願服務”的創新模式,已為300余對老年夫妻提供公益攝影服務,讓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綻放光彩。(文 劉慧 李家文 田招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