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縱深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築牢綠色發展根基
2025-10-30 16:18: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國際在線江西報道(記者 鐘薇):10月29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聞發佈會在南昌召開。今年以來,一系列系統集成、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改革舉措正加速落地,推動美麗江西建設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持續增強。

  面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複雜性與長期性,江西著力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深入推進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獨立性、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得到增強。法規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江西省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管理條例》的施行有力填補了法律監管空白,新發佈的9項地方標準則為環境品質提升和産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明確指引。同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落地見效。全省已建成58個損害賠償修復基地,實現設區市全覆蓋,今年以來辦理的837件賠償案件,切實強化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社會共識。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江西不斷織牢織密生態環境保護網,在風險防控和源頭治理上展現出前瞻性。江西率先研究制定全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並開展全生命週期管理試點。“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初具雛形,衛星遙感、鐳射雷達、走航車、無人機等新技術廣泛應用。省市縣監測機構能力全面提升,全省91家市縣監測機構獲得資質項目1萬餘項。企業自行監測數據完成率、企業聯網率2項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圍繞綠色低碳發展,江西積極探索市場化機制,服務構建具有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産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在已參與4項産品碳足跡核算國家標準基礎上,江西正在起草1項國家標準和1項生態環境部行業標準。此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登出機制的建立,創新性地解決了部分類別危廢處理能力過剩問題,2024年以來已依法依規登出經營許可證45張。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亦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排污權交易累計成交金額已達4673萬元,市場激勵減排的作用逐步顯現。

  為確保改革藍圖化為現實,江西生態環境系統建立了強有力的推進落實機制。根據省委改革部署,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舉措實施方案,系統謀劃至2029年全面完成42項改革項目。通過建立廳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機制,細化任務書、時間表、優先順序,確保2025年分類實施的30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廳領導領銜推進機制發揮了“頭雁效應”,班子成員帶頭謀改革、促改革,形成了上下一心的濃厚氛圍。依託“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綜合管理平臺”,構建起“一賬、一圖、一網”的調度推進新機制。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李軍表示,下一步,江西將繼續解放思想、守正創新,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積小勝為大勝,以量變求質變,縱深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提速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