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立足科技推廣、工作直面林農。他們説:“林農的期盼,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七年前,面對宜春市銅鼓縣高橋鄉梁塅村人均耕地僅0.87畝、林地卻高達16.2畝的資源現狀,江西省科技服務團隊選擇將“多花黃精”作為突破點,立志向林地要生産力、向林下要高效益。

江西省科技廳銅鼓藥材服務團合影 供圖 江西省科技廳銅鼓中藥材服務團
當時,黃精産業仍以野生採掘為主,人工栽培技術薄弱,産業鏈短、標準缺失。服務團定下“引人才、爭項目、選良種、推良法、做産品、樹品牌”的工作路徑,匯聚黃精産業國家創新聯盟理事長斯金平、江西省林科院研究員朱培林、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余強等多位專家,組成江西省科技廳銅鼓中藥材科技服務團與江西省林業局銅鼓黃精科技服務團,連續四年定點服務黃精産業鏈上的10余家企業。

專家實地指導梁塅村多花黃精種植管理 供圖 江西省科技廳銅鼓中藥材服務團
緊接著,江西省林業局、江西省科技廳、江西省科協的科技項目就紛至遝來。江西省科技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努力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或研究篩選良種,或探索複合經營栽培模式,或開發藥材清洗設備,或做科技成果集成示範。2025年春天,團隊成員張檜高工跟腱斷裂,住院期間還不忘電話指導梁塅村委搶抓生産,術後不久,就跛著腳出現在了梁塅村,幫助合作社把關技術、整理材料。
經年累月,就有了變化。“寬葉”“窄葉”“圓葉”3個藥食兩用品種被發現,繁育圃建了起來,年出圃良種壯苗83萬株;資源培育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被制定,‘綠桐’+黃精、毛竹+黃精、玉米+黃精等栽培模式被確定,一片片示範林樹立了起來,實現畝産量3噸、産值超5萬元,並被列為省、市各級各部門相關工作會議參觀點,獲省級領導肯定;明確蒸制的最佳次數、定型清洗裝備,上馬全省首條黃精專用、單線加工能力800噸的生産線,黃精果脯、茶葉、麵條、糖膏、菜肴、酒等等,推陳出新、不一而足。銅鼓政府則積極同向而行,將黃精確定為“一縣一品”特色産業,出臺産業規劃、成立産業發展辦公室、配套落實財政專項資金,黃精産業乘勢邁入了高品質發展的快速路。

多花黃精喜獲豐收 供圖 江西省科技廳銅鼓中藥材服務團
有努力就會有收穫。“中國黃精之鄉”、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等榮譽接踵而至,“中國黃精産業發展研討會”“全省林下經濟高品質發展技術培訓班”等活動絡繹不絕。時至今日,銅鼓黃精種植總面積超過5萬畝、經營主體近百家,産業鏈不斷延伸、産業集群日益顯現。

銅鼓縣高橋鄉梁塅村遠景圖 供圖 江西省科技廳銅鼓中藥材服務團
農民的期盼,既是初心、亦是歸途。過去5年,全國黃精産量翻了5倍,而價格始終維持在10元/斤附近,種植戶們買了汽車、蓋了洋房,憧憬著未來會更美好。(文 張檜 鐘東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