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聚力“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2021-02-23 09:26:0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楊海峰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聚力“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丹東市“項目為王”推動高品質發展

丹東:聚力“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丹東臨港工業區著力發展涉海裝備製造、不銹鋼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智慧儀器儀錶等産業 (資料圖)

丹東:聚力“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集手錶及計時産品研發、生産于一體的遼寧(丹東)手錶産業園區 (資料圖)

  核心提示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和‘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抓投資就是抓發展’思想,突出招商引資‘生命線’地位,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全市項目建設高品質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推動新時代丹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2月19日,丹東市召開全市“項目年”暨專項工作表彰大會,對2021年項目建設進行全面部署,釋放出“開局就要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強烈信號。

  今年,丹東市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確定項目工作的總體目標:固定資産投資實現287.9億元,增長10%以上;引進內資到位資金296.1億元,增長1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853.6萬美元,增長10%以上;開復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329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25個。全市各地區、各部門要打擂比武決高下、比學趕超奪紅旗,高速度啟動、高起點開局、高質效推進,全力以赴實現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

  提前謀劃 儘早行動

  冬去春來,早春的泥土尚未化凍,一股重大項目招引、服務、建設的春潮已經在丹東大地涌動。

  投資3億元的丹東銘笙生物質發電熱電聯産項目、投資2.8億元的東港市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等12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趕在春節前相繼開工。

  雪後初晴,記者在東港經濟開發區看到,東港市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濱海産業園項目、投資1.2億元的丹東黃海電機有限公司年産3萬台電動機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都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春寒料峭,元寶區金山鎮鐵東工業園內,金洋針織標準化智造工廠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抓進度趕工期的建設場景。項目投産後,預計年生産清潔坯布1000噸以上,可增加就業200人以上,同時拉動印染、刺繡、包裝、物流等上下游産業鏈協同發展。

  一年之計在於春,丹東市各地區、各部門提前謀劃、儘早行動。

  新年伊始,振安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投資至上”的理念,堅持以“發展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為導向,計劃實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84個,推進LNG儲配站、中地乳業等47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外環路南側供熱系統建設等37個在建項目順利推進,實現丹東果蔬海鮮批發市場、依璐服飾服裝加工等26個項目全面竣工。

  新年新氣象,振興區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新一輪重點項目的謀劃、建設。東北亞農産品交易中心項目、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振興區湯池經濟開發區電子信息和現代物流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丹東欣時代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衛生消毒及醫療器械生産線建設項目……涵蓋了基礎設施、新興産業、服務業、民生工程等方面,將為城區經濟高品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丹東市上下齊心,從現在開始,發揚實幹精神,創造一切條件,快開工、快建設、快投産、快見效。各地區、各部門按照時間節點對目標任務進行再細化、再分解、再落實,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確保負責的項目落實落地。

  真抓實幹 合力攻堅

  項目是人來推動的。從藍圖到現實,從規劃到建設,從落地到投運,哪一步都離不開一個“實”字,即項目謀劃要講求實效、項目落地要注重實幹。總之,項目從“出生”到“成長”的各個環節,均離不開一個“實”字。

  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實幹力量。精準施策,合力攻堅,延鏈補鏈,優化環境……回顧2020年,丹東市高品質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情況,一個個關鍵詞詮釋著一年來實幹奮進、履職盡責的堅實足跡。

  招商引資突出一個“新”字。變“面對面”為“屏對屏”,開展“雲推介、雲招商”活動15次,“雲簽約”項目56個,項目落地率30%,交出了一份特殊的“招商答卷”。依託産業優勢,創新招商平臺,成功舉辦首屆(中國)丹東時裝周暨防護紡織産業發展合作洽談會、增壓器及汽車零部件産業高峰論壇,意向簽約額123億元。借“遼洽會”搭臺,舉辦丹東招商引資推介會,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128億元。

  項目建設突出一個“高”字。堅持高標準、高品質、高水準建設項目,全員包保、全程跟蹤、全時服務、全力關注項目建設,實現了項目早施工、快推進。狠抓項目儲備和重大項目建設,儲備億元以上項目197個,完成年度計劃123%;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復工率和新開工項目開工率均超過100%,均創新高。

  營商環境突出一個“優”字。啟動優化營商環境“四大行動”,解決企業難點、堵點問題1079個。完善“項目管家”和項目代辦制度,建立分級解決問題和定期調度機制,配備“項目管家”753個;成立企業項目代辦服務中心,幫辦代辦工程建設項目65個,協助辦理企業註冊類事項304項。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4項,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説收穫,2020年全市項目工作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61.7億元,同比增長14.5%;全市計劃開復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48個,實際開復工253個,開復工率102%;全市計劃新開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10個,實際新開工113個,開工率103%;全市落地“飛地項目”92個,總投資52.7億元,84個鎮(街)均有簽約或開工“飛地項目”,實現全覆蓋的年度目標;全市引進內資項目367個,實際到位資金269.2億元,同比增長10%……

  一串串數據迴響著高品質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鏗鏘足音。

  夯實基礎 久久為功

  “‘項目年’工作是丹東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要安排,貫穿全年工作始終,必須加強領導,強化統籌,有序推進,確保實現既定目標。”丹東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上下目標明確。

  丹東市深知,推進項目建設不能只盯眼前、不重長遠,丹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需要更多的積蓄、積累,需要把基礎夯得實而又實,特別是關乎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類項目、帶動領域廣的項目,必須儘早謀劃、儘快啟動,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

  東港市實行“容缺開工”制度。去年9月,東港市創新方法、完善機制,成為丹東市首個推行“容缺開工”的地區。港珠食品、第二醫院等23個重點項目,分三批被納入“容缺開工”項目清單中。其中,16個項目已順利開工,總投資額達48億元。

  “容缺開工”的實行,大大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助力項目早日建成達産、實現盈利,有效拉動市場投資,帶動全市經濟加快復蘇。

  不止步于“招商”,還致力於“落地”。針對不同項目要素保障,元寶區落實項目包保制度,強化“項目管家”、項目專班責任,對項目一個一個分析、一個一個明確辦理時限、一個一個加以解決,打通項目開工建設的“最後一公里”。

  項目建設是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源,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主引擎。2021年,元寶區委、區政府將繼續貫徹落實省市關於項目建設有關部署,錨定新目標,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以項目促增長、提品質、增後勁,進一步增強主動意識和服務意識,掀起全區項目建設新高潮,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一季度要比開門紅;二季度要比‘雙過半’;三季度要比‘攻堅’;四季度要比‘收官’。”丹東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前期項目要抓對接、保開工;在建項目要抓進度、保節點;竣工項目要抓配套、保投用。”全市上下合力推進,加快構建“市縣縱深推動、部門橫向聯動、社會各方協同”的項目工作大格局,擔起“責”、突出“謀”、強化“幹”、注重“實”,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文 王盧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