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智”變
2022-03-21 09:48:58來源:新華社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新華社瀋陽3月18日電題:遼沈“智”變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鄒明仲、郭翔

  初春三月,遼沈大地依然春寒料峭,但工業生産已逐漸升溫。有“共和國工業長子”之稱的遼寧正錨定高品質發展方向不動搖,一場“智”變正在遼沈大地悄然上演。

  向智慧要動力:從製造到“智”造

  瀋陽海爾冰箱智慧工廠一棟佔地7.8萬平方米的廠房裏,智慧運送設備在地上和空中來回穿梭,生産線上儘是忙碌的機械手,每10秒就能下線一台冰箱。

  “智慧化生産線節約了50%的人力,産出的冰箱品質可靠,深受市場歡迎,現在每天可以産出5000台。”瀋陽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智慧製造經理田浩説,“這條生産線還實現了用戶、産品、機器、生産線之間的實時互聯。用戶在家就能定制冰箱,下單後工廠自動生産。”

  瀋陽海爾冰箱智慧工廠,是遼寧鼓勵企業進行數字化車間改造的一個縮影。

  從東北制藥原料藥智慧化生産線能耗降低15%,到沈鼓集團數字車間實現對人、機、料、法、環全方位線上管控……近年來,遼寧已有109個智慧製造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形成一批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生産效率平均提升21.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5.6%。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1

東北制藥的一個智慧化生産車間裏,生産線各項生産工藝數據實現了自動控制,生産穩定且公開透明可追溯。(東北制藥供圖)

  智慧製造離不開工業機器人等數字化工業硬體的基礎支撐。新松機器人作為行業“翹楚”,這幾年一直衝鋒在老工業智慧化改造的前線。

  在長春一汽解放J7智慧工廠內,還未加裝輪胎的車體通過移動機器人,從一個工位來到另一個工位,與工人配合著完成裝配工作。

  “這是我們研發生産的移動機器人。”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動機器人相關項目負責人盧玉峰説,“這個項目開創性地將雙車聯動轉彎技術運用到重載、超長物體運輸環節,操作人員無須走動,即可與裝配機器人保持同步移動,顯著提高裝配效率。”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2

2021年8月27日,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移動機器人生産車間。(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提升製造業智慧化發展水準,推動了遼寧製造業生産方式的變革,加快實現轉型升級。

  向高端要潛力:從“黑笨粗”到“高精尖”

  在大連光洋科技集團25萬平方米恒溫恒濕地藏式生産車間,一台臺“大塊頭”高端機床整齊排列,其中,一台5米多高的高端五軸臥式車銑複合加工中心,十分引人注目。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3

大連光洋科技集團恒溫恒濕地藏式生産車間裏的五軸臥式車銑複合加工中心。(新華社記者鄒明仲攝)

  “這臺機床功能、性能對標國外同類産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特別是這類機床的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等核心零部件,都是企業自主研製的,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超過90%,已在軍工、航空、汽車等重點領域實現批量應用,是我們近些年來瞄準高端應用、定位原創,解決關鍵領域緊迫需求的標誌性産品之一。”大連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助理江世琳説。

  “大路貨”沒有出路,走向高端才能贏得未來,這已成為越來越多遼寧企業實實在在的行動。

  作為國內知名藥品生産和出口企業,東北制藥不斷優化産品結構,提升高端産品佔比,在國內銷售持續增長的同時,國際市場方面也表現強勁。

  “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主要原料藥均已出口到高端市場。”東北制藥原料銷售公司總經理李立説,左旋肉鹼、磷黴素、硫糖鋁等産品獲得高端用戶認可,與世界主流食品、保健品等重要客戶的合作不斷加強;吡拉西坦産品以全球最高市場佔有率持續領跑。

  遼寧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遼寧工業經濟雖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邁向高端的步伐十分堅定。積體電路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新興産業多項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2021年,遼寧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124%。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4

2月16日,在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車身車間,機器臂在焊接車身。(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目前,遼寧正圍繞智慧製造、數字場景應用、“卡脖子”技術攻關、節能低碳技術改造等領域繼續謀劃和推進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全省一季度完成投資額有望同比增長10%左右。

  向綠色要活力:從“雙高”到“低碳”

  恒力(大連長興島)産業園廠區北側一套綿延數百米的海水淡化裝置總會引起參觀者關注,其旁邊廢水池裏還游動著上百條錦鯉。“石化企業是公認的淡水耗水大戶,但通過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不僅不消耗淡水,還‘生産’淡水。”恒力石化(大連)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錦説,雖然海水冷卻需要使用成本較高的鈦金屬材料,大型海水淡化裝置還增加了投入,但有利於企業綠色健康發展。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5

遼沈“智”變_fororder_新華社6

恒力(大連長興島)産業園廠區。(恒力集團供圖)

  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年加工原油2000萬噸,生産各環節耗水量巨大。許錦説,一方面使用海水冷卻取代需要淡水的傳統工業涼水塔,另一方面將原來化工裝置運行時需要冷卻的低溫廢熱作為熱源用於海水淡化,“項目每年節約淡水超過5000萬噸,而且還額外增産淡水1600萬噸,用於生産生活。”

  綠色發展帶來“金山銀山”。參與恒力(大連長興島)産業園低溫海水淡化裝置研發的大連理工大學教授沈勝強説:“通過利用低溫餘熱進行海水淡化,每噸脫鹽水成本僅1.5元,比傳統企業將自來水變成脫鹽水的成本還低。”

  高能耗高污染的“雙高”行業受到約束,綠色低碳發展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主動選擇。從鋼鐵行業實行超低排放改造,鼓勵低能耗工藝發展到促進菱鎂尾礦等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礦山復墾復綠……遼寧工業綠色發展正變成實實在在的“風景”。

  遼寧提出,力爭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盲目發展;鼓勵研發和應用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工藝、裝備;推動企業生産過程清潔化,依法實施清潔生産審核,力爭到2025年噸鋼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達到0.3千克以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