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
2025-11-11 11:03: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11月8日,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活動,在瀋陽藝術大廈舉辦。本次活動以非遺為媒介,邀請在沈生活的外籍友人,通過沉浸式參觀與互動體驗,深刻感受中國傳統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110094037_143_210

外籍友人欣賞經典傳統京劇 供圖 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自2020年起,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便以瀋陽藝術季為紐帶,為在沈外籍員工“量體裁衣”打造攝影周、藝術展、音樂會等多元化文旅盛宴,持續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堅實橋梁。本年度,瀋陽升級推出“探索之旅”系列活動,涵蓋遼寧省博物館“文博之旅”、瀋陽國有文藝院團“藝術之旅”、寶馬工廠“工業之旅”三大核心板塊,以多維度體驗推動中德文化藝術深度互鑒。

“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110095105_157_210

欣賞面人製作技藝 供圖 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本次以“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為主題的“藝術之旅”,帶領外籍友人沉浸式體驗了京劇的程式之美、曲藝的語言之趣、非遺手工的匠心之巧,打破了文化認知的隔閡與距離。他們不再是傳統文化的“旁觀者”,而是通過參與非遺製作、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魅力,直觀觸摸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精神內核,不僅豐富了在沈工作生活的精神體驗,更成為瀋陽文化的“親歷者”與“傳播者”,為跨文化交流注入鮮活個人視角。

“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110093654_141_210

現場學習快板 供圖 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110094831_154_210

體驗剪紙技藝 供圖 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在京劇體驗環節,外籍友人了解了國粹淵源及生旦凈醜四科行當特色,欣賞了原汁原味的經典傳統京劇《三岔口》選段,並體驗耍花槍、舞水袖等表演程式;在曲藝欣賞環節,外籍友人品啜中國茶道、了解相聲起源、體驗貫口之繞,感受東北大鼓韻味,並現場學習快板單點基本功;在非遺參觀環節,主辦方邀請到非遺傳承人于啟全、馮元平、李雪,外籍友人不僅了解並欣賞到瀋陽於氏面人製作技藝、馮元平剪紙技藝及李氏民間掐褶紙匠心獨運的精美作品,更在參觀之後在李雪的現場教學下,完成了青花瓷葫蘆挂飾製作。

“探秘盛京非遺 共賞文化瑰寶”中德文化交流“藝術之旅”啟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110094328_150_210

製作掐褶紙作品 供圖 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對瀋陽乃至中德文化交流而言,這場精準對接外籍群體需求的活動,既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生動展現,也是民間友好的深度耕耘。以非遺作為交流載體,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瀋陽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讓世界看到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文 王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