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每一個你都是這座城市的英雄
2022-03-25 10:02:32來源:瀋陽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1

有序檢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4

建設方艙

瀋陽:每一個你都是這座城市的英雄_fororder_英雄2

哨卡值守

瀋陽:每一個你都是這座城市的英雄_fororder_英雄3

守護社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5

“盛京使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英雄8

本組圖片由張文魁、李浩、廉勇攝

  3月24日,瀋陽啟動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連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體瀋陽人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無畏與擔當,用行動詮釋著對這座城市深沉的熱愛。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醫護人員,風雨無阻、嚴陣以待的人民衛士,佇立風中、倔強守門的社區幹部,身穿紅馬甲、忙前忙後的“盛京使者”,有了你們,病毒望而卻步,這座城市的萬家燈光都散發著暖意;有了你們,城市中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了靜謐,謝謝你們的守護,一座城有了溫度。

  這座城市從來不懼風雨,寒風中堅守的執勤哨衛,方艙建築工地上揮汗如雨的工人,上千檢測點上不捨晝夜的“大白”,是你們聞令而動、盡銳出戰,黨旗飄處誓言錚錚,艱苦之地爭相前往,是你們從未放棄對這城市的愛,才令這座城市從容而有尊嚴。各行各業的平凡英雄,感謝每一個不言棄的你,讓這座城市充滿力量。

  一條沈水,兩岸如畫。這城市中生活的你、我、他,每個人都熱愛著生息的土地,每個人都是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的英雄;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感謝共擔風雨的你,經歷這場疫情的考驗,與城市共成長!

  感謝每一個守護家園的你!

  感謝每一個絕不言棄的你!

  感謝每一個共擔風雨的你!

  感謝每一個守護家園的你

  醫護人員 希冀著迎接更多第一次

  “母子平安!”3月23日13時19分,瀋陽市婦嬰醫院小北隔離院區産房傳出喜訊,此前因先兆臨産轉運至該院的管控區産婦順利生産。疫情發生後,瀋陽市婦嬰醫院承擔了為全市隔離點與管控區域孕産婦提供疾病救治和安全助産的任務。因為隔離院區位於小北關街附近,這裡出生的寶寶們又被親切地稱為“小北娃”。

  “‘小北娃10號’體重2920克!”這是瀋陽市婦嬰醫院産三病房主任劉群帶領團隊在小北隔離院區接生的第10個寶寶。“十全十美是老百姓心中美好的寓意,希望這個寶寶的誕生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希望。”劉群説。

  本輪疫情發生後,瀋陽市婦嬰醫院緊急成立臨時黨支部,並設共産黨員先鋒崗。“還記得我們小北隔離院區迎來第一名新生兒時,我們跟産婦説,給寶寶起小名‘小北娃1號’,希望這個寶貝在成長的過程中健康平安,帶著我們美好的祝福去迎接更多的人生第一次。”劉群説。(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尚志文)

  社區幹部 70次上門服務“不漏一人”

  在接到全民核酸檢測的通知後,新民市新柳街道八寶社區連夜通過微信群、張貼通知等形式,將消息及時告知轄區群眾。

  該社區內有一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及特殊人群,無法自行前往檢測點位進行檢測。針對這部分人群,社區幹部以及核酸檢測人員主動送服務上門,確保“不漏一人”,為他們提供入戶檢測採樣。截至目前,共入戶採集核酸檢測樣本70份。(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晶)

  “盛京使者” 檢測現場提交入黨申請書

  3月24日上午,沈河區南塔街道萃苑社區黨委在第四輪全民核酸檢測點,收到了一份熱忱無比的入黨申請書。

  申請人叫梁傑,是萃苑社區非公聯合黨支部的一名90後企業員工。3月8日,他主動申請成為一名光榮的“盛京使者”。每天,他都是第一個到達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現場秩序,引導居民們掃碼,為現場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提供應急服務。

  24日當天,梁傑懷揣著入黨申請書來到檢測點位,激動地説:“我之前常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話。通過這陣子的工作,我身邊的黨員們時時刻刻用行動感染教育著我。所以,關鍵時刻我希望自己也能以黨員的身份大聲説出‘我先上’這三個字!”這才有了他當天的舉動。梁傑説:“這既是‘申請書’,也是‘請戰書’,表明我抗擊疫情的決心。”(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晶)

  感謝每一個絕不言棄的你

  哨點執勤人 一幹就是10小時

  面對突發疫情,新民市公安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民警、輔警,以“黨員+黨員先鋒崗+黨員先鋒隊”的“紅色組合”凝聚起戰“疫”的磅薄力量。

  “疫情以來,一直在公安卡點上沒有回過家。”今年59歲的熊志國,還有不到一年退休,他是新民市紅旗公路疫情防控檢測點的負責人,也是一名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檢測點雖然實行四班三運轉工作機制,但作為檢測點負責人,熊志國卻主動放棄輪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

  “新黨員要像老黨員學習,吃苦在前、付出在前。”3月24日,1998年出生的山紹迪還不到淩晨4點就到達執勤點位,穿上防護服一幹就是10個小時。前幾天是他的24歲生日,沒顧上過,但是他許下了心願:“希望疫情趕緊結束,我也要快點成長,早點接過前輩們的班。”(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李欣)

  共産黨員 只要需要就堅持下去

  “堅守一線是有一定的風險,但如果大家都這麼想的話,那抗疫工作誰來做?越是在這個時候,作為共産黨員越要衝上去!”這是大東區上園街道退休黨員孫道君的心裏話。本輪疫情發生後,孫道君積極參與抗疫,家中親屬心疼他年紀大了,本人又有糖尿病,擔心他在一線會有風險,但他卻始終堅守在一線。

  孫道君是上園街道願景社區有著43年黨齡的退休老黨員。核酸檢測中,他始終堅守崗位,做好服務工作,不論颳風下雪,孫道君始終堅持在崗。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心疼他,勸他去休息一下,孫道君卻總説:“你們就和我的孩子一樣大,你們心疼我,我更心疼你們。我們誰都不要推辭,這個時候,我們一起往前上,一起努力,把病毒控制住,把居民的安全健康守護住,比什麼都高興!”

  “只要抗疫需要,我就要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抗疫取得勝利!”這是孫道君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的誓言。(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傅淞岩 通訊員 楊海佳)

  關注隔離點 3天完成改造任務

  “這個項目我負責,有什麼事兒找我。”“保證工期還得保證品質啊,涉及隔離人員不能馬虎。”……自3月19日領下全市應急隔離安置點防疫設施改造項目,瀋陽市房産局3天內完成9家隔離安置點的改造任務。

  據介紹,此次需要改造的隔離安置點分佈在市內多個區,時間緊、任務重。負責其中一處隔離點改造任務的市房産局工作人員説,“我們是19日晚上7點開始改造,隔斷施工面積600余平方米,改造房間594個,封閉空調口1800個。第二天早上6點,我們就交付使用了。”(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寧 通訊員 李才華)

  感謝每一個共擔風雨的你

  堅守 從晨光直到星光

  “您好,請戴好口罩。”“您好,請出示健康碼。”……在瀋陽市皇姑區虹橋中學東校區的核酸檢測點,處處可見印著虹橋人姓名的“大白”“紅馬甲”。他們與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並肩同行,攜手抗疫。這是從晨光到星光的堅守,是愛與奉獻的最美詮釋。

  一邊要協助抗疫,一邊要線上教學。他們剛剛脫下防護服歸家,就要坐在電腦桌前繼續教學。有疲倦,也有擔憂。但在這緊要關頭,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無人叫苦,無人退縮。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克服一切困難,盡我所能,助力抗疫!

  這些可敬的園丁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保衛這座城市的責任與擔當。因為他們始終堅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必將勝利!(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封葑)

  效率 “瀋陽速度”與“瀋陽溫度”

  3月24日上午,記者走進和平區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這裡是和平區沈水灣街道遠洋社區6個園區、11357人的核酸檢測點位。

  校園南門是核酸檢測點的入口。記者走到南門時是9點45分,過來檢測的居民數量並不少。志願者引導記者走到操場跑道上,可以選擇第2跑道或第5跑道,幾十名居民在操場上“走圈”,跑道上每隔一米貼了一個白色地貼,大家自動拉開距離。

  走了將近一圈後,來到教學樓門前,志願者提示記者出示健康碼。穿過大廳來到走廊,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教室,從教室前門進入,前面的居民正好檢測完。

  記者看到,每個教室裏有四列桌椅,每列第一排是掃碼臺,最後一排是採樣臺。採完樣走出教室後門來到走廊,志願者遞過和平區D輪核酸檢測通行卡,“大喇叭”提示領完卡的人員快速離開。

  走出教學樓就是校園西門的出口。記者看了一下時間,9點48分。

  這裡為什麼這麼快?記者分別採訪了遠洋社區黨委書記崔莉和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校長王燕後發現,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工作做得細心。按區域、樓棟、戶數通知居民分批次來現場,每半個小時為一批,避免人員聚集;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分成六組,每小時輪崗休息一次,避免勞累,提高效率。

  二是工作做得暖心。精心設計操場“繞圈”路線並反復“試走”,既避免在教學樓前扎堆排隊的情況,又給居民重返校園享受優美環境、心情舒暢的體驗;開放通風條件好、全程無折返、交疊的教學樓內路徑,充分保障居民核酸檢測過程中的健康安全。

  另據了解,在開學前,學校會進行多輪全方位徹底消殺,被徵用的兩間教室也將暫時不對學生開放。(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杜一鳴 高級記者 劉洋)

  響應 既是志願者也是後援團

  3月24日上午,在皇姑區華山街道站北社區核酸檢測點,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正在有序進行。

  “咱們的志願者團隊特別給力,一線有他們,後方還有他們!”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瀋陽市律師協會副會長、皇姑區人大代表常壯帶領的英泰律師事務所志願者團隊就是其中一股力量。

  這兩天,常壯帶著志願者團隊給社區送去了牛奶、礦泉水、速食麵、八寶粥等物資,然後從社區認領了志願服務崗位,分赴站北社區各個核酸檢測點,現場維持秩序,引導居民自覺保持一米安全距離、戴好口罩、出示綠碼或身份證。同時,還幫助社區服務和支援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

  “英泰所黨支部一提出志願者招募令,全體律師和行政人員都積極響應,每個人都要求加入!抗疫一條心,我們一定能勝利。”常壯説。(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葉青)

  暖心 30個暖水瓶的情誼

  3月24日,在沈河區風雨壇街道雨壇社區核酸檢測點位,每一名工作人員手中的“標配”都是一個暖水瓶。這是雨壇社區風雨壇街49號樓的居民們送來的,每一個暖水瓶,傳遞的都是居民們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滿滿的感謝與關懷。

  連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公安人員、社區工作者及志願者們日夜奮戰,他們的付出,居民們看在眼裏疼在心上。風雨壇街49號樓的居民們在王永利的帶領下,拿出各自家中閒置的30個空暖水瓶交給業委會,經細緻消毒後,裝滿滾燙的熱水,再送到社區。

  接過暖水瓶,社區黨委書記董培玉眼含淚光:“暖水瓶裏盛著的,是大家一顆顆滾燙的愛心。”(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晶)

  中興商業黨員志願者支援防疫一線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連日來,中興商業黨委積極響應號召,迅速組織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協助工作,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據了解,中興商業兒童世界賣區黨支部第一時間落實企業黨委工作部署,展現共産黨員的擔當和使命,加入到和平區太原街街道辦事處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入防控一線,在核酸檢測點協助社區工作者組織市民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工作。該黨支部的黨員們還自費為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買來酸奶等營養飲品,他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受到了街道社區和居民的高度讚揚。中興商業黨委將繼續深入基層黨組織,支援疫情防控一線,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曉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