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增,苗情好!遼寧春耕生産全面結束
2022-06-25 14:46:21來源:北國編輯:黃非責編:李金秋

  今年以來,遼寧省上下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穩定糧食生産、擴大大豆面積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採取有力措施抓實抓細春耕生産各項工作。目前,遼寧省春耕生産全面結束,實現糧食和大豆播種面積“雙增加”,作物苗情長勢好于常年,為奪取全年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積增,苗情好!遼寧春耕生産全面結束

  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一)播種面積增加,超額完成任務。據農情調度,遼寧全省農作物春播面積達到6195.7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比遼寧省確定的任務高出16.4萬畝,比國家下達的目標高出28.4萬畝;大豆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14.8萬畝,比國家下達的新增10萬畝目標高出4.8萬畝。糧食和大豆面積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二)春播品質較高,苗情好于常年。今年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氣象部門及時發佈春播氣象條件,指導農民搶抓土壤墑情適宜和首場透雨等有利時機,適時開展春播作業。大田作物春播4月中旬如期展開,“五一”期間掀起高潮,5月15日玉米春播基本結束,5月底之前旱田作物如期完成播種作業,6月8日水稻插秧全面結束,實現了播(插)在最佳期的預期目標。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指導農民播後及時查田補苗、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據調查,全省糧食作物一、二類苗佔比達到97.3%,好于常年同期,苗情長勢健壯,為奪取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克服疫情影響,服務保障有力。今年,遼寧省春耕生産組織發動早、責任壓得實、工作力度大,農民積極性高。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産,春耕農資運輸暢通,317萬噸農資在春播前全部備實並下襬到位,各地農民不誤農時下田作業,春耕生産順利推進。

  取得這樣的成績,與今年以來遼寧省採取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密不可分。

  首先是壓實目標任務。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年初及早將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産量和大豆播種面積、大豆擴種面積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市,各地將糧食生産和大豆播種面積分解到鄉到村、落實到戶到田。

  其次是壓實工作責任。遼寧省委農辦、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向各市委、市政府印發通知,組織各地認真落實黨政同責規定,明確縣委書記是統籌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産的第一責任人,建立鄉村春耕包保責任制,確保春耕物資運輸暢通,保障農民及時下田作業,不誤農時抓好春耕生産。同時加強調研指導。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會同遼寧省農科院、遼寧省農業生産工程中心成立14個省級春耕生産調研指導組,分區包片督促落實春耕計劃、惠農政策、重點項目,開展技術指導服務。遼寧省實行農資備實下襬、水稻育秧、春播生産日報制,審核匯總農情報表162張次,及時了解掌握全省生産動態。

  還要加強部門協作,保障農資供應。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對涉及春耕農資事項開通綠色通道;成立農資保供專班,設立12316熱線電話,及時收集並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問題8600余件。遼寧省工信廳、遼寧省發改委等部門落實化肥臨時儲備任務,做好生産企業用電和原材料保障。遼寧省交通運輸廳、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密切協作,暢通農資運輸通道,向農資運輸車輛發放18716個紙質通行證和1735個電子通行證。遼寧省供銷社及時投放儲備化肥35萬噸,累計組織360多臺運輸車輛,推進線上訂購、線下配送、送貨上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市場監管局、遼寧省公安廳等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種子監管專項行動,排查種子企業、經營門店等9152家,檢查農藥生産企業30家、經營單位626家,罰沒種子4227.3公斤,發現農藥問題3起,全部進行立案查處並已結案。

  同時,強化政策落實,調動種糧積極性。遼寧省財政廳、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加快資金測算、分配速度,提早下達耕地地力保護、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等惠農資金81.8億元,農田建設補助資金27.9億元,保護性耕作、黑土地保護補貼6.2億元,産糧大縣獎勵資金11.4億元。認真落實第一批、第二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9.8億元,加快面積核實和資金髮放進度,有效應對農資上漲對春耕生産影響。遼寧省財政廳、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銀保監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提高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直接物化成本保險保額,提高省級財政補貼比例。加大擴種大豆政策支持力度,將生産者補貼大豆畝均標準由上年比玉米高150元,提至高200~250元;將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大豆畝均標準由上年與其他作物一致,調整為比其他作物高出50元,彌補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差,引導農民擴種大豆。

  強化科技支撐,加強指導服務。一是推廣優良品種,提早遴選發佈適宜不同區域種植的糧油作物優良品種70個、經濟作物優良品種29個,展示示範優良品種480個次,推進主要作物優良品種全覆蓋。二是推廣先進實用技術,遴選發佈20項糧食先進實用主推技術,編制發佈玉米、水稻、大豆等8個分作物技術指導意見和大豆擴種技術方案,示範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三是加強培訓指導,成立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大豆擴種等專家指導組強化技術指導,發揮12316金農熱線作用,技術諮詢、春耕指導、政策解讀等活動受眾11.14萬人次。四是加強農機服務,新增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機具27170台套,受益農戶22232戶。培訓農機合作社、農機手8.4萬人次,指導檢修農機具58.7萬台(套),提前印製並免費發放農機跨區作業證6000個。大力推進代耕、代種、託管等社會化服務,全年託管服務規模預計達到6000萬畝次以上。

  提早制定方案,強化防災減災。認真落實防災減災工作要求,加強草地貪夜蛾“兩帶三區”佈防和“長城防線”建設,組織開展病蟲冬後基數調查和病蟲害發生趨勢分析研判,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印發《2022年遼寧省“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持續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能力建設。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氣象局加強溝通會商,聯合印發4期《氣象與農事信息》,及時發佈墑情、雨情等氣象信息和農事建議。遼寧省氣象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出動飛機14架次、火箭發射裝置349套次,累計增加降水8.58億立方米。遼寧省水利廳充分發揮現有水庫、塘壩等水利工程調蓄能力和供水潛力,調動一切水利設施開展灌溉,遼寧全省已灌溉面積達1345.56萬畝,其中大中型灌區面積達580.62萬畝,全力以赴保障春耕生産。

  下一步,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將抓實、抓細各項關鍵措施落實,全力奪取糧食和農業豐産豐收。一是加強指導服務,搭建豐産群體結構。組織農技人員加強分類指導服務,指導農民做好肥水調控、病蟲防治等各項田間管理關鍵措施落實,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搭建豐産群體結構。二是加強部門協作,形成防災減災合力。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加強協作,及時掌握雨情、水情、災情,及早發佈預警信息和應對意見。督促保險機構及時定損理賠,減輕因災損失。三是加強監測預警,切實做好病蟲防控。推進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健全防控工作機制,突出重點、分區施策,全面落實監測防控措施,做到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害影響。四是加強工作調度,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建立月調度、季會商、半年一總結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工程和耕地品質提升工程項目順利實施,按計劃、按時間節點高品質完成建設目標,鞏固提升糧食生産能力。(記者 李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