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大溫暖;小事情,大民生。今年上半年,國網阜新供電公司海州供電分公司聯合海州區和平街道興盛社區打造“社網共建”服務體系,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用心解決百姓身邊的小事。經過4個多月的探索和實踐,海州供電分公司在取得一定成效後,又選取了海州區河北街道西華園社區、和平街道華興社區進行試點推廣。“社網共建”服務體系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抄表員變身電力網格員
7月25日,長青小區的李女士收到了95598欠費短信,但是她家的電費賬戶內卻顯示有餘額,李女士向電力網格員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工作人員查看了欠費短信以及電費單子,向她解釋:電費單子上的餘額是截至7月1日的,欠費短信顯示的為用戶賬戶實時餘額,所以造成欠費。經過工作人員解釋,李女士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及時交納了電費。
8月5日,海州區河北街道西華園社區黨委書記姜麗萍在“社網共建”工作群發佈消息:西華園小區16號樓1單元電錶箱傾斜,希望供電公司幫忙處理。工作群中的電力網格員看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反饋到海州供電分公司。隨後,工作人員現場勘查、查找原因,將電錶箱重新固定,消除了安全隱患。
自從電力網格員與社區網格員加強日常工作溝通後,小區居民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解決。
長青小區92歲的獨居老人劉忠文不會用智慧手機,所以每月交納電費都要去營業廳。電力網格員了解這一情況後,主動定期上門收電費,減輕了老人往返營業廳的負擔。除了上門收電費,電力網格員還對老人家裏的用電線路、漏電保護器、刀閘等進行全面檢查,義務更換老舊開關、插座,消除老人家中的用電隱患,並將“社網共建”親情服務卡留給老人,老人遇到用電方面的問題,可以直接撥打電力網格員的聯繫電話。
自“社網共建”服務體系開展試點以來,100多戶居民解決了家裏關於電的煩惱。
“社網共建”讓服務更接地氣
“社網共建”服務體系在實際工作中是怎樣的流程?海州供電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社網共建”就是社區網格治理與供電網格服務協同聯動、共建共享,社區派出一名網格員,供電系統的抄表員變身電力網格員,兩位網格員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聯繫。
為了加強電力網格員和社區網格員的作用,海州供電分公司與社區共同開展“逢5説事”“相約星期一”等便民服務活動,使電力服務融入社區、深入百姓,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逢5説事”就是在每月的5日、15日、25日,電力網格員與社區網格員聯合通過“走訪、交談、辦理、評價”的方式,及時了解掌握社區居民的用電需求,供電問題在網格內直接流轉,有效縮短服務鏈條。“逢5説事”活動自開展以來,為百姓解決問題58件。
“相約星期一”是每週一電力網格員進駐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全方位了解居民用電情況,快速解答群眾的涉電問題。電力網格員加入到居民網格微信群,與社區網格員共同接收居民用電訴求,即時派單處理,並利用微信群、公示板等方式宣傳安全用電及節約用電常識、“網上國網”APP優惠交費政策等,自6月份起已解決居民訴求32件。
為更好地服務小區居民,海州區基層治理線上平臺增設“社網共建”模組,每名電力網格員開通阜新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網格員手機APP系統,由社區網格員受理群眾用電問題,依託平臺派單處理並錄入上報事件辦理結果,社區網格員現場核實核銷,對事件處理進行評定賦分,實現閉環管理,全面提升服務基層水準。這種機制創建以來,試點社區工單派發流程由原來的5個環節壓縮到3個環節,應急搶修時間由原來的11分鐘縮短到6分鐘,故障平均修復時長由原來的27分鐘壓縮至13分鐘,最快達到3分鐘修復故障。
“1+N+N+X”打造基層治理“樣板”
最近,西華園小區的小廣場火了,因為有了光伏傘和光伏座椅,小區居民晚飯後都喜歡坐在長椅上聊天。喜歡廣場舞的阿姨也不用擔心沒有照明,因為光伏傘面的光伏板白天能遮陽,夜間可以發電照明。這也是“社網共建”服務體系中的一項,通過為適合的小區廣場安裝光伏路燈、光伏垃圾箱、光伏傘等新能源設備,建設居民充電設施,讓百姓享受綠色環保的智慧生活,實現群眾從用好電到用好能的轉變。
“社網共建”服務體系讓“小網格”發揮了“大作用”,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已積累了很多經驗。為了進一步拓展網格陣地,形成服務品牌,供電部門以供電公司為主導、社區為依託,政企聯動嵌入網格基層一線,通過“1+N+N+X”服務新模式,徹底解決居民用電難點、痛點。
海州供電分公司經理鄭健介紹,下一步的工作將拓展共建陣地範圍至分公司各個低壓服務站與所在社區;持續實行“1+N+N+X”服務模式,廣泛融入小區微信群,發揮社區和電網各自優勢拓展業務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統一電力網格員交通工具、工具包、馬甲(夏季T恤)、親情服務卡、公示海報、工作證、宣傳手冊、宣傳單等物料;創新“一對一服務模式”,依託社區網格員對社區居民熟知度等優勢,及時了解居民供電訴求,電力網格員迅速響應,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積極探索“電管家”在社區的實踐應用,讓老年群體減少往返營業廳次數,提高用戶獲得感和滿意度;針對網格員開展接地氣的基本供電業務培訓,尤其是涉及民生和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的服務培訓,實現網格員業務融合,切實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真正實現共建共融,為建設“厚道阜新”盡一份力。(文 袁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