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2024-07-02 10:32: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王巍責編:蔣碩

  央視網消息:遼寧瀋陽鐵西區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這裡曾生産製造出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第一枚國徽、第一台拖拉機、第一台車床,創造了新中國工業史上數百個第一,是新中國工業的一張“名片”。然而,鐵西區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上世紀末,這裡70%以上的國有企業都處於停産或半停産狀態,13萬産業工人下崗。之後,鐵西區奮力突圍,在完成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後,再度煥發青春,扛起了國家重擔。今年以來,鐵西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5.4億元,增長15.5%,在去年同期呈現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仍保持了高位增長。是什麼讓老工業基地得以振興,再度擦亮“新中國工業”曾經的這張“名片”?來看記者調研。

  從改制到改觀念 “改”出新活力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走進鐵西區一家裝備製造企業,一個4個月前剛成立的新部門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100多名高技術人才來自不同研究方向和專業,他們重新組合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集成解決客戶的所有難題,這個新部門就是企業的“解決方案中心”。

  這樣一個大開間裏,6個業務科室間像這樣的臨時交流探討隨處可見。從過去各自閉門研發到現在主動圍繞客戶需求分工協作,大家的工作理念發生了根本轉變。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董鑫説的改制就是沈鼓集團2020年開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沈鼓集團引入國家先進製造業二期基金,實施員工持股,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集團班子成員全部辭去市管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集團骨幹則需要競聘持股上崗,董鑫通過競聘後成為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實現根本性變革。在沈鼓集團,同一崗位員工根據能力與貢獻差異,工資最低檔與最高檔差距約8倍。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在職業發展上,有技術、行銷、管理等6大晉陞通道,員工考核優秀並達到任職資格要求,不分年齡和資歷都有發展成為資深或首席專家的機會。

  去年沈鼓集團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沈鼓集團成立於1952年,是我國第一家風機專業製造廠,他們生産的各類壓縮機被稱為“工業心臟”。2023年,沈鼓集團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前的2020年相比,利潤總額增長4倍,資産負債率下降6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産率提高30.4%。

  奔跑向“新” 跳出舒適區直面新需求

  改革不止釋放了老工業基地發展的活力,也在推動傳統裝備製造業奔跑向“新”。走訪的過程中,在沈鼓集團的生産車間,記者看到了一台即將組裝下線的設備——空氣儲能壓縮機。它將作為核心部件,運往青海格爾木的空氣儲能項目。這個項目在今年底建成投産後,將成為世界液態空氣儲能領域發電功率第一、儲能規模最大的示範項目。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過去,沈鼓集團生産的各類壓縮機機組最大直徑1.8米。進軍儲能新興産業,用於電力領域的壓縮機機組直徑長達2米,這給産品設計帶來很大挑戰。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研發團隊主動跳出原有舒適區,去適應新産品、適應新用戶的需求。從單環節研發到項目制集成,從只關注産品設計到強調應用場景匹配度、安全性,産品研發的理念和流程都發生了轉變。

  揭榜挂帥 推動産業創新“最後一公里”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同樣位於鐵西區的北方重工被譽為“新中國重機工業搖籃”。走訪中,記者在它的生産車間看到一個個型號不同的盾構機。這臺長度超過300米的盾構機組裝完成後將運往甘肅,用於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的引哈濟党項目。北方重工製造的300多臺盾構機為引調水、公路鐵路、抽水蓄能等工程開拓線路,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可由於技術門檻高,零部件“最後一公里”的國産化卻很難突破。如何突破這“最後一公里”?繼續來看記者調研。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北方重工提出“卡脖子”技術需求後,由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揭榜挂帥,同時聯合産業鏈上下游的40多家單位,最終研發出了強度合格的主軸承,做出了我國第一台完全國産化的盾構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鐵西區,像北方重工這樣通過揭榜挂帥推動産業創新的項目不在少數。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 奔跑向“新” 老工業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鐵西區從2021年到今年滾動實施的29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發榜單位都是鐵西區比較有名的傳統製造企業,揭榜單位是來自全國的技術相關的科研院所。記者發現,通過政府整合資源,科技對於産業的支撐會體現得更加具體,也更有針對性。

  在有組織創新的基礎上,傳統製造企業的數字化改造也在同步推進。2023年以來,實施技改升級項目146個、總投資148億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