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現場 攝影 黃非
3月6日,遼寧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在瀋陽召開,研究部署全省“三農”工作。
2024年,遼寧省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明顯成效,農業強省建設步伐加快。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連續兩年超過全國。在部分地區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全省糧食産量仍然達到500.1億斤,成為歷史第3高産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7萬元,城鄉收入比縮小至2.11,低於全國0.23個百分點。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朱文波在講話時表示,2025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要錨定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和農業強省建設目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補短板工程,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兩條底線,不斷提升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水準,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一是狠抓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升。今年,遼寧省目標任務為糧食播種面積5330萬畝、糧食産量500億斤,其中,大豆播種面積193萬畝、油料播種面積475.3萬畝。今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476萬畝。遼寧省還將重點擴大高端智慧農機裝備佔比,實行優機優補。報廢農機更新補貼範圍由原來的15種擴大到27種,並提高部分機具補貼額度。
二是狠抓傳統産業現代化提檔升級。今年全省設施棚室新建改造不低於10萬畝,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訂單化生産。推動畜牧業高品質發展,今年完成200個規模養殖場現代化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海洋漁業,依託4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大力推廣底播、筏式、吊籠等立體養殖模式,促進增産增效。加快發展深遠海設施漁業,推動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穩步發展遠洋漁業。
三是狠抓農業特色産業提質增效。因地制宜抓好10個特色産業,加快提升農産品品質,加大農産品市場開拓力度。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産,完善種養、加工、倉儲、物流等全流程標準,健全標準體系。今年建設200個特色産業標準化生産基地,綠色、有機農産品覆蓋率力爭達到80%以上。
四是狠抓農業全産業鏈發展。加快建設高水準農産品加工集聚平臺,集中打造沈北新區、盤錦遼濱、鐵嶺縣、臺安縣4個百億級集聚區,各地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要達到7%以上。全省新增省級龍頭企業50家以上,加快推進90個億元以上項目早建成、早投産。
五是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新建美麗宜居村1048個,持續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60條和鄉村旅遊重點村100個。倡導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推廣“清單制”“積分制”等方式。
六是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持續推進二輪承包地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朝陽市開展6個整縣試點,其他市開展整鄉鎮試點。今年將支持451個行政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
七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開展“雨露計劃+”等就業促進行動,確保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穩定在15.6萬人以上。
八是持續加強涉海漁船等重點領域安全管控。同時盯緊農機生産、農村能源、農藥使用、畜禽屠宰、飼料加工等重點領域,開展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防範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發生。(文 黃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