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系列文明實踐活動
2025-04-03 17:32: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近日,瀋陽市文明辦、大東區文明辦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清明話傳承 非遺遊瀋陽”系列活動。4月3日,首場主題活動“慎終追遠傳文化 綠色清明潤人心”傳統非遺文化大集在大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幕,吸引眾多市民熱情參與,以創新形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生機。

  系列活動採取“1+3+N”創新模式,以清明傳統文化為主線,融合瀋陽地域特色;設置民俗課堂、移風易俗倡導、非遺互動三大板塊;通過沉浸式課堂、非遺市集、文旅打卡等多場特色活動打造文化盛宴。

瀋陽市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系列文明實踐活動_fororder_圖片1

遼寧童音誦讀團表演 攝影 邸劍

  在傳統非遺文化大集詩詞誦讀大會現場,古琴演奏《清明雨上》的悠遠琴聲與書法家揮毫寫就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春和景明”相映成趣,讓現場觀眾仿佛穿越千年。遼寧童音誦讀團的孩子們朗誦《清明——詩與思的對話》,傳遞對傳統文化的敬意。活動現場宣讀的《文明祭祀倡議書》引發熱烈反響。

  在大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樓的傳統非遺文化大集,非遺文化展示區成為人氣焦點,8大展區將傳統技藝化作可觸可感的體驗。在彩蛋繪春區,5歲的朵朵正專注地用彩筆在蛋殼上繪製小樹苗。草編展位前排起長隊,傳承人手把手教市民編織柳葉造型書籤。

  大東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東區將持續打造“我們的節日”品牌,讓傳統文化以更青春的姿態融入現代生活,讓文明新風成為城市最美底色。此次系列活動形式新穎,充分發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播文明新風的作用,通過動員多方力量參與,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運用多種手段增強趣味性與吸引力,後續還將開展“故事會”“故事信箱”“手工坊”等活動,讓市民深入感受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並推動文明祭祀新風尚在瀋陽落地生根。(文 秦齊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