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感激!感動!曾經的我,頂著要失明的壓力,每天都在黑暗中度過,直到我借你的眼重見光明……”近日,遼寧愛爾眼科角膜移植術後患者何大姐對角膜捐獻者表達了感激之情。
角膜移植術後患者何大姐 攝影 史國魁
像何大姐一樣,我國有400萬角膜盲症患者因為捐獻者的無私大愛,得以重見光明。
愛爾眼科遼寧省區角膜與眼表學組組長、遼寧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中心主任陳鐵紅介紹,在愛爾眼庫剛成立之時,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需要等待半年甚至更久,如今這一時間已大為縮短,基本上有需要的角膜盲症患者在1個月以內都能接受角膜移植手術。這一巨大改變的背後,是無數捐獻者及家屬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用愛點亮了希望之光。
愛爾眼科遼寧省區角膜與眼表學組組長、遼寧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科主任陳鐵紅接受媒體採訪 攝影 史國魁
陳鐵紅介紹,愛爾眼科目前在全國16省70余城市建立了9家眼庫和62個角膜捐獻接收登記站,可針對全國各地的角膜盲症患者隨時調配合適的角膜供體資源。目前,遼寧愛爾可以完成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內皮移植、板層移植等多種不同術式的角膜移植手術,部分患者視力從僅存光感恢復至0.3以上。
為向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及時、專業的醫療幫助及資金支持,愛爾眼科和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推出“瞳聚”角膜捐獻及移植預約系統。“瞳聚”系統為有意願捐獻角膜的人士提供登記協助服務,通過信息化平臺提升角膜材料的分配與使用效率,幫助更多患者重見光明。目前,愛爾眼庫已有8000多人填寫了自願無償捐獻角膜的志願書,3000多位志願者在去世後捐獻了角膜遺愛人間。愛爾眼科平均每年為千余名患者實施角膜移植手術。
“供體材料不足、技術難度大、醫生培養週期長……”陳鐵紅指出,緩解供體不足只是一方面,提升基層醫生診斷、治療能力也是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基於此,自2016年3月起,愛爾眼科聯合愛眼公益基金會發起“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項目,旨在為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時和專業的醫療援助,並培養當地的手術醫生及技術人才。截至2024年,項目共培訓超120人次,提高角膜材料利用率。
目前,愛爾眼科共有39名醫生可開展角膜移植。“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是一種意義深遠的行為,它‘延續’了捐獻者的生命,幫助他人重獲光明。我們鼓勵更多人了解並參與這一崇高事業,對所有捐獻者表達最深的敬意和感謝。”陳鐵紅如是説。(文 崔博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