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數字化賦能“技防+人防” 築牢電力安全“防火牆”
2025-04-09 14:26: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蔣碩

  4月的遼北大地,草木萌發,春風裹挾著乾燥氣息掠過山林。在鐵嶺縣橫道河子鎮的山區內,一架無人機正沿著塔基輸電線蜿蜒攀升,高清攝像頭實時回傳畫面,將線路周邊每一處植被、每一處易燃物細節清晰捕捉。

  這是國網鐵嶺供電公司春季防山火專項行動中的一幕,通過“技防+人防”雙輪驅動,以科技硬實力與責任鐵肩膀,為電網安全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火牆”。

國網鐵嶺供電公司:數字化賦能“技防+人防” 築牢電力安全“防火牆”_fororder_4月2日,國網鐵嶺供電公司輸電工區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對500千伏鐵東一、二號線的山火隱患區段進行巡視,織密放山火立體防護網

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對山火隱患區段進行巡視 供圖 國網鐵嶺供電公司

  “技防”築屏障:數字賦能精準防控

  春季風乾物燥,鐵嶺供電公司管轄穿越林區輸電線路近627公里長,穿越林區的桿塔也較多,山火防控壓力巨大。為保障電力設施安全,鐵嶺供電公司輸電工區全面啟動防山火工作,以“數字化”為核心,構建立體化技防體系。

  在巡查現場,無人機操作手輕點螢幕,搭載紅外模組的無人機騰空而起,5分鐘就完成了7基桿塔的山火隱患排查。同時國網鐵嶺供電公司部署520套監控設備,實現220千伏及以上山火隱患區段監控設備全覆蓋,並結合AI智慧識別系統,將山火排查效率提升10倍以上。“過去徒步巡山需要半天,現在無人機1小時就能覆蓋5公里。”輸電運維班工作人員指著螢幕上的三維地圖介紹道。

  通過衛星預警、無人機巡檢與視頻監控的聯動,鐵嶺供電公司構建起“空中+地面+雲端”的立體防控網,將隱患處置響應時間縮短至30分鐘內。國網鐵嶺供電公司輸電工區副主任高雲峰表示,依託無人機精細化巡檢,運維人員對線路通道內的易燃物、超高樹木進行三維建模分析,預判山火蔓延路徑,同時根據完備的智慧識別系統對鐵嶺東北山區火情進行實時預警,織密立體防護網。

  “人防”織密網:五級防控壓實責任

  除技術手段之外,鐵嶺供電公司創新推行“五級防控”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的防火合力。“第一道防線依託智慧監測系統,在重點桿塔安裝可視化監控設備,實現24小時火情預警;第二道防線由屬地運維人員組成,落實‘設備主人制’,開展常態化特巡;第三道防線發動群眾護線員,選聘熟悉地形的村屯居民構建‘千里眼’監測網;第四道防線建立跨區域支援機制,統籌農電工等力量協同作戰;第五道防線深化政企聯動,與森林消防、自然資源局、工信局及沿線村屯建立‘五方聯防’機制。”高雲峰介紹道。

  國網鐵嶺供電公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防山火工作。針對今年春季氣候特點,國網鐵嶺供電公司全員出動,按照區域劃分,組織多個班組,出動22輛車、93名巡視人員,雇用135名群護人員,共同參與防山火工作。在188處隱患點,公司設置18個蹲守點,特別是在臨墳頭、山地附近等關鍵區域,實行24小時嚴防死守。此外,公司監控中心配備520個布控卡片機,通過六人兩班倒的方式,對鐵嶺區域內所有防山火線路進行全天候監控,確保火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通知、第一時間處理。

  從無人機盤旋的嗡鳴聲,到巡線員清理灌木的沙沙響,鐵嶺供電公司以“科技之眼”與“責任之網”,在遼北群山間織就了一道看不見的“防火牆”,為綠水青山撐起一片安寧,更為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電力保障。(文 趙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