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大連市2025年“國際開放月”活動系列新聞發佈會上,大連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市政府辦公廳主任湯易介紹了2025年“國際開放月”的有關情況,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文勇介紹了大連賞槐會的有關情況。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春雷
“國際開放月”打造十大經典品牌活動
2025年“國際開放月”以“開放大連,魅力無限”為主題,創新採用“4+10”模式——聚焦“活力、友好、投資、時尚”四大維度,打造十大經典品牌活動,統籌百餘場國際交流項目。
2025第35屆大連馬拉松賽、第23屆大連國際徒步大會、第13屆大連100越野賽等國際體育賽事,讓世界感受“山海之間的速度與激情”。
第34屆大連賞槐會、中日韓康養學術論壇、“連五洲 秀色連WISE(外斯)”友好交流主題系列活動,架起文明互鑒的“連心橋”。
第27屆大連國際工業博覽會、2025年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投資大連”合作對接會,打造新質生産力的“強磁場”。
2025中國(大連)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2025大連時裝周和“大連杯”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大賽,國際郵輪首接首發儀式,定義面朝大海的潮流“風向標”。
大連將以“十大經典活動”為引擎,推動城市能級躍升。
5月3日,國際郵輪“芮吉塔”號將搭載10余個國家的777名外國遊客,首次到訪大連,12小時後離境駛往日本,首接儀式將拉開“國際開放月”序幕;5月27日,國際郵輪“愛達·地中海”號首發,將帶動8000多名遊客“從大連走向世界”,激活藍色經濟新動能。
5月11日,3.3萬名跑者競逐“最美濱海賽道”,55國選手同臺競技,詮釋“一座城、一條路、一群人”的體育精神。
5月14日,來自英國、德國、瑞典、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近900家企業齊聚自貿區,搭建國際化合作交流新平臺;上海市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會,滬連合作將再結碩果。
5月17日,10國政商精英共赴“槐花之約”,國際友城、東亞文化之都、沿海經濟帶交流互鑒,中外文化交流日等60余場活動,讓遊客體驗“一樹槐香、滿城友好”。
此外,中日韓康養論壇匯聚3國院士智慧,大連100越野賽引領“跟著賽事去旅行”風潮,服博會點亮“時尚科技”之光……每一場活動都是大連遞給世界的“金色名片”。
大連賞槐會設置十二大板塊60余場活動
第三十四屆大連賞槐會將於5月17日至5月23日舉辦,是大連“國際開放月”期間“友好大連”中一項重要國際交流活動。本屆大連賞槐會為期7天,共設置十二大板塊60余場國內、國際文體旅商養交流活動。
本屆大連賞槐會突破傳統模式,首次選址東港噴泉廣場,以“水韻光影+國際文化”為核心亮點,創新融合噴泉表演與樓體幻綵燈光秀,構建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同步引入葡萄牙埃武拉大學帶來的薩克斯四重奏、日本舞鶴市惪華鶴舞太鼓表演、韓國金海花舞表演、俄羅斯模特時裝秀等眾多國際藝術表演、國外城市文化、特産展示等內容,彰顯濃厚國際化氛圍。
活動以槐花為主題,精心策劃系列特色産品及互動體驗項目。主會場將在每晚舉辦槐FUN創意市集等以槐為主題的系列豐富多彩的國內國際交流活動。與此同時,各區市縣設分會場,結合各自文旅資源,推出花木裏賞槐美食節等三十余場分項活動,形成全域參與、全民共享的節慶氛圍。
今年日本、韓國、俄羅斯、瑞士、葡萄牙、丹麥、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阿根廷等幾十個國家的嘉賓將參與賞槐會系列活動,是賞槐會創辦以來參與國家最多的一屆。本屆賞槐會預計有1000余名國內外賓客參加開閉幕式活動,吸引海內外遊客參與到系列活動中。
本屆賞槐會創新打造了“國際文化交流日”系列活動,開展中日、中韓、中俄、中葡等國家的多元文化展示,5月18日至5月22日,每晚舉辦一場國際交流文藝演出,配套展出國際城市地工特産商品,演出結束後將舉辦“枕槐”星空影院活動等以槐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同時,設計了“東亞文化之都10城大連見”活動,還將舉辦新供給新需求文旅産業招商推介會。
此外,本屆賞槐會還精心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節慶體驗,創新推出中日十城千人徒步賞槐行、“花滿濱城”主題巡遊等七項特色文旅活動;著力打造高水準經貿合作平臺等。
大連賞槐會創辦于1989年,1992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地方性旅遊節慶活動,曾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節慶活動”稱號。(文 王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