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遼寧省文體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2025-05-06 10:05:18來源:遼寧日報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原標題:“五一”全省文體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累計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8.19%,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6.84%

“五一”遼寧省文體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五一”期間,瀋陽中街長安寺衚同以時尚感與煙火氣並存的消費新場景引來眾多遊客。記者 查金輝 攝

  “五一”假期,遼寧省搶抓假日旅遊黃金機遇,優化文體旅市場供給,不斷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消費熱度持續攀升,假日經濟效應得到顯著釋放。據大數據測算,全省累計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8.19%,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6.84%。

  賞花觀鳥,感受春日生機。“五一”假期,丹東市馨藝山莊踏青賞花活動憑藉特色水果採摘區、特色生態觀光區、特色餐飲和居住區三大板塊,吸引各地遊客走進山莊,感受春日美好時光。朝陽市喜上“梅”梢賞花活動帶遊客觀賞三角梅,在賞花遊園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盤錦市濕地踏青節依託濕地生態資源,打造集踏青、賞花、觀鳥、遊船于一體的春日盛宴。

  文博研學熱持續升溫,瀋陽故宮“宮苑韶華”攝影展、張學良舊居陳列館“銀熠生輝”貴州銀飾展等,吸引遊客深度體驗歷史文化。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以短劇、歌舞、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抒發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傳播工業文化和歌頌勞動精神。鐵嶺市蒸汽機車博物館景區推出“穿越時光·蒸汽機車之旅”活動,遊客可登上“上游1772”列車,與“叫賣員”等角色歡樂互動,體驗20世紀70年代東北風情。葫蘆島市重現明代寧遠衛的歷史場景,結合“鐘鼓樓擊鼓令”“關寧鐵騎巡城”“明代傳統服飾大秀”等互動環節,讓遊客穿越時空。

  展示非遺、傳承民俗,“五一”期間,省內多地推出非遺市集,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消費場景結合。瀋陽老北市景區皮影戲、琥珀雕刻、岫岩滿族刺繡等非遺項目集中亮相,遊客可體驗剪、刻、雕、畫等傳統技藝,感受非遺匠心之美。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開設非遺文創展,展示桓仁版畫、滿族荷包等特色産品,吸引大量遊客駐足。撫順赫圖阿拉城開展滿族歌舞等民俗表演活動。遼陽翔雲閣茶樓非遺小劇場演出變臉、魔術、皮影,帶遊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文化惠民,全省各地圍繞節日主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360余場,形式多樣、參與廣泛,營造節日文化氛圍,豐富群眾精神生活。鞍山市演藝集團走進鞍山市動物園,以大熊貓為題材創排兒童歌舞劇《國寶當家》,科普動物知識,獲遊客高度讚譽。阜新市蒙古貞烏蘭牧騎給海棠山景區送去馬頭琴音樂等特色演出,展現民族文化活力。

  促進文體旅融合,大連市打造集觀賽、演藝、消費等於一體的“大連足球嘉年華”,15萬名球迷齊聚梭魚灣足球場,全面展示“文體旅商”融合場景。錦州東方華地城濕地彩虹跑,穿越萬畝蘆葦蕩與紅海灘,邂逅丹頂鶴、東方白鸛,沉浸式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營口萬達廣場城市運動會、破風騎行大賽、寵物運動會、少兒體能挑戰賽等文體旅活動與遊客深度互動。

  為進一步繁榮假日文體旅市場,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各地推出文旅消費券、景區門票折扣等惠民政策。其中,瀋陽市聯動相關平臺發放餐飲、購物優惠券,覆蓋300余家商戶,實現線上線下聯動促銷。大連市“國際開放月”正式啟幕,以郵輪經濟為引領舉辦百餘場活動。全省各地文博場館延長開放時間,部分場館實行“週一不閉館”便民舉措。省“遊遼寧”平臺萬張門票大放送,讓八方來客深切感受“山海有情 天遼地寧”的獨特魅力。(記者 王笑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