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2025-06-10 09:52:26來源:人民網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初夏的上午,趁著天氣涼爽,李秀松帶著小孫子來到家附近的錦州東湖森林公園散步。沿河而建的公園裏,前來運動、休閒的市民絡繹不絕,還有很多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以前這邊的河水又黑又臭,夏天我們都不敢開窗。現在治理好了,水清岸綠,我們天天來這兒鍛鍊,孩子們也願意過來玩,空氣好,心情更好!”李秀松的話,道出了很多錦州市民的心聲。

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東湖森林公園水清岸綠。人民網記者 周頌雪攝

  近年來,錦州市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將生態修復成果轉化為市民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從荒山到“綠肺”

  城市的生態之美,離不開青山的點綴。

  曾經,錦州市內的南山因為山體破損、植被稀疏,被列入生態修復的重點工程,開啟了它的蛻變之路。

  “南山公園工程曾兩次被評選為年度‘錦州百姓最關注的十件大事’之首。”錦州市住建局副局長王彪告訴記者,為了給南山披上綠裝,錦州市採取了綠化養護、設施維修、環境保潔、安全保衛等一系列措施,在南山公園先後栽植樹木花卉3萬餘株,維修1500余處棧道、臺階、路燈等各類設施,清理垃圾180余噸。

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治理後的南山公園。錦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的南山公園空氣清新、環境優雅、健身器材齊全,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我是看著南山從荒山變成大花園的”,李欣卓的工作單位就在南山公園腳下,“以前午休就窩在辦公室裏打遊戲,自從南山公園建好後,中午我和同事們都愛組團來這兒,一邊鍛鍊身體,一邊欣賞美景。”

  不僅南山,在錦州以“治山”重塑城市生態基底的行動中,紫荊山也成了城市的綠色明珠。

  紫荊山公園位於錦州城區東部的紫荊山,由紫荊山景觀路、山頂生態公園和紫荊朝旭迎賓廣場組成。2021年,錦州市在紫荊山新建了一條全長10公里的登山步道,不僅提高了戶外健身的承載能力,還對周邊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善,進一步美化了公園整體環境,並重現了錦州老八景之一的“紫荊朝旭”。

  每天晚飯後,于振國大爺都會和老伴來公園走上兩圈,“現在的紫荊山公園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每次來這感覺都像進入了一個‘天然氧吧’。而且重修後的公園道路很寬敞,登山步道也很平緩,走起來一點也不累。”

  “臭水溝”變“幸福河”

  水是城市的血脈。錦州市充分利用小淩河、女兒河、百股河等河流的自然優勢,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環境,再現了“錦水回紋、淩河煙雨”的城市美景。

  這幾年,錦州市以梯次推進的節奏,壓茬實施小淩河生態治理,累計建成了54公里的濱河生態廊道。在此基礎上,又沿小淩河修建了10余公里的綠化帶,並將小淩河北岸129萬平方米的河灘荒灘樹林全部納入進來,建設東湖森林公園。

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市民在東湖森林公園裏健身。人民網記者 周頌雪攝

  公園集運動健身、親水休閒、生態涵養于一體,88處球類場地、43組健身設施群、21座親水觀景臺交叉林立。公園裏活躍著冬泳、健步走、健身操等80余支群眾健身隊伍,夏季每天來這裡健身運動的人數超過5萬人。

  “今天的運動量夠啦!”張順全大爺披上外套,心滿意足地説道。自從東湖森林公園建好後,這片水域就成了游泳愛好者們的天然樂園。“前些年這地方就是臭水溝、爛樹林子,別説游泳了,路過我都繞著走。真沒想到現在能變得這麼美!”

  為從根本上解決污水直排問題,錦州市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徹底消除生活污水收集空白區,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城市的水脈“清”起來,不僅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也吸引了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等眾多珍稀鳥類到這裡駐足、棲息。

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在大淩河口濱海濕地棲息的野生丹頂鶴。人民網記者 周頌雪攝

  大淩河口濱海濕地上,觀鳥愛好者白雪努力壓低嗓音,“看,是丹頂鶴!”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幾十米開外,一隻野生丹頂鶴正在蘆葦蕩中悠然覓食。“能這麼近距離地拍到野生丹頂鶴,實在是太幸運了!”白雪不停地按著快門。

  曾經,由於圍海養殖導致鹽沼植被逐漸退化,大淩河入海口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受損。錦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弛介紹説,錦州市先後投入2100余萬元實施大淩河口生態修復項目,共修復濱海濕地190公頃,修復岸線1000米,有效遏制了濱海濕地植被的退化趨勢,實現了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循環,“紅灘綠葦、鷗鷺齊飛”的畫面又回來了。

  “舊貌”換“新顏”

  有了良好的生態底色,錦州市多管齊下,發力交通、綠化、管網改造等多個領域,精塑肌理,讓城市更宜居宜業。

  2022年11月,東湖大橋建成,有效改善了小淩河兩岸交通擁堵狀況;2024年2月,福州街橋通車,增強連接線與沿線相交道路節點的通行疏解能力;2024年8月,女兒河南大橋翻建完畢,更名為天鵝湖大橋,由原雙向4車道升級為雙向6車道,大幅提升承載量。

  隨著一批橋梁相繼竣工通車,錦州市完善城市路網的節奏也在加快。吉祥南街、南京東路等多條“斷頭路”被打通;新民北街、太和街鋪設瀝青路面2.08萬平方米,方磚5909平方米;全市維修瀝青路面24.4萬平方米,疏浚排水管線及暗渠近20公里……

  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性和市民出行的便利性。“這兩年新建了不少橋,很多路段也平整翻修了,感覺開車上路心情都更好了。”計程車司機薛成笑著説道。

  為了提升地下管網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運行效率,錦州市持續對燃氣管網、供水管網、供熱管網和排水管網進行改造。王彪介紹説,2022年至今,錦州市已累計改造各種管網超過4300公里,有效減少“跑、冒、滴、漏”等各類問題,確保公共服務安全。

行進中國 | 宜居錦州:綠水青山入畫來

錦娘路西南角完成綠化景觀提升改造。錦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四年來,錦州市先後完成錦娘路道路綠化景觀提升改造、松坡路與錦朝街交叉口綠化等多個項目,建成40余處口袋公園,打造出城市的“金邊銀角”,補齊公園綠地分佈不均衡、老城區公園綠地不夠的“短板”,讓市民真正實現了開窗見綠、出門入園。

  綿延數十公里的錦州濱河路,以北普陀山南麓的錦淩水庫為起點,沿著小淩河流域市區段穿城而過,直至秀美的南山公園。漫步在濱河路上,錦州山水相依,綠樹成蔭,生態宜居的美好畫卷正在眼前徐徐展開。(那其灼、王斯文、湯龍、邱宇哲、孝媛、周頌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