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生産向規模化、智慧化邁進,高標準農田對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數據管理的精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直以來,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立足保供電、強配套、優服務,科學預判農業用電負荷增長趨勢,完善電力供需協同機制,全面做好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電力保障工作。
作為國家“以電折水”首批試點省份,遼寧省現有農用灌溉機井超90%未配備取用水計量設施。國網遼寧電力與省水利廳深化合作,充分考慮不同區域水資源條件、農灌機井結構及灌溉方式等特性,制定差異化推進策略,破解了取水計量設備覆蓋率不足、建設成本高及運維保障困難等難題。
依託“以電折水”取用水計量體系,國網遼寧電力實現實時捕捉全省2.78萬眼機井的運行數據並進行動態分析,不僅讓每一眼機井的取用水情況清晰可溯,更通過數據聯動形成全域用水圖譜,使1122萬畝灌溉區域調度用水更加科學。通過構建多源數據融合分析模型,將氣象數據、農業機井用電負荷及出水量監測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建立農作物灌溉狀態動態監測機制,精準研判區域農作物種植結構與空間分佈特徵,為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及資源優化配置提供量化決策依據,實現了從傳統粗放式管控向智慧化精準化的跨越。同時設置閾值觸發預警,實現灌溉異常情況的實時診斷與精準預警,推動高標準農田灌溉管理向智慧化、科學化轉型。在保障作物生長關鍵期的用水需求的同時,利用智慧調控有效實現節水增效,築牢精細化管理根基,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支撐。
瀋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一直沿用潛水泵搭配土壟溝灌溉網絡的傳統模式,機井建設年限均超10年,設施老化問題凸顯,導致“水-電”臺賬精細化程度不足。國網瀋陽供電公司立足區域特性,深化水利與電力部門協同,完善機井臺賬動態更新機制,強化“水-電”信息關聯建檔,推進典型監測站網建設與系數測算,推動遼寧省農業灌溉機井計量管理水準進一步提升。
針對農田選址、灌溉系統佈局等需求,國網遼寧電力積極推進農業服務決策場景構建,將土壤墑情、氣象預報、作物生長模型等多維度信息融會貫通,通過可視化分析工具將複雜數據轉化為直觀易懂的規劃建議方案,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注入強勁動力。
“未來7天預計有5次降水,建議在7月17日、7月22日錯峰抽水。”在遼陽市遼陽縣唐馬寨鎮劉坨子村,國網遼陽供電公司服務隊隊員對種糧大戶進行科學指導。該公司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153畝高標準農田進行數字化管理,通過建立三維電子檔案,精準記錄包括作物種類、機井分佈、電機功率等在內的18項關鍵數據,形成農田精準畫像,為高標準農田的選址、灌溉管網佈局的優化和土壤改良方案的定制提供科學依據,大大減少水資源損耗,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從“紙上藍圖”邁向“精準落地”,讓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最大的農業生産潛力。
朝陽市屬於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相對匱乏,農業灌溉用水巨大。國網朝陽供電公司與水利部門建立協同機制,共同完善機井臺賬體系,截至目前已完成17440眼農灌機井電水數據匹配,覆蓋率達60.5%。同時依託“以電折水”系統,精準監測灌溉機井運行數據,並通過設置用水閾值預警(土壤濕度低於40%時觸發灌溉),系統結合實時氣象預報和電網負荷數據,自動優化抽水時段和水量,大大減少水資源損耗,節約用水可滿足額外農田灌溉需求。(文 賈維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