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支勁旅、65天鏖戰、近90場對決、破億級流量……7月20日18:30,瀋陽市鐵西體育館內人聲鼎沸,熱浪翻滾,“沈鼓杯”2025鐵西區第二屆“廠BA”籃球賽在四千人齊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閉幕。
一場賽事激活一座城,當代表鐵西30萬産業大軍的工業“國家隊”高舉起匠心獎盃,“廠BA”背後的工業文化與競技精神也閃耀全網,隨著一場場“籃”不住的精彩一次次破屏出圈,成為這個夏天沈城當之無愧的“頂流”。
頒獎儀式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巔峰決戰 鑄就工業榮光
當晚,能容納四千名觀眾的鐵西體育館座無虛席,沈鼓集團與沈變集團兩支工業巨擘的代表隊展開冠亞軍的終極角逐。這場工業“國家隊”的硬核對話,將鐵西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沈鼓集團隊以“大國重器”的銅墻鐵壁構築防線,沈變集團隊則以“能源先鋒”的閃電攻勢撕裂戰場。當比分在第四小節仍呈膠著之勢,場邊身穿工服的助陣方陣戰鼓愈發強勁,加油聲浪幾乎掀翻屋頂。
精彩比賽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終場哨響剎那,比分定格在84:80,沈變集團隊在全場歡呼聲中衛冕,奪得本屆“廠BA”冠軍。沈鼓集團隊獲亞軍,瀋陽機床隊與中航工業興華隊分獲第三、第四名。“勝利屬於所有奮鬥者!”觀眾席上,老勞模的動情吶喊穿透現場熱浪,吼出了鐵西人的心聲。
頒獎儀式上,特製的冠亞季軍獎盃在聚光燈下流轉著金屬與水晶的交響。這獎盃由沈鼓集團精心鍛造而成,採用高精藝機械製造工藝,下部金屬基座沉澱工業底蘊,上部水晶核心閃耀城市活力,水晶內嵌的“廠BA”徽標獨具匠心,旋轉中會變化成“鐵西”二字,恰似一代代鐵西人以工匠精神打磨出産業“齒輪”,轉動不息,推動振興發展步履不停、行穩致遠。
全場高歌 輝映匠心傳承
賽事間歇,鐵西新生代用青春活力續寫工業傳奇:勳望小學建農分校的孩子們以《躍動指尖》籃球操展現少年風采;勳望小學燕塞湖分校的啦啦操《小辣椒》舞出颯爽東北風情;中航工業瀋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演繹歌舞《航夢青春》,“航空報國”的誓言激蕩全場。
啦啦操表演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最動人的篇章在頒獎禮前奏響——當《歌唱祖國》的旋律回蕩,42支企業球隊的代表與現場勞模、職工、觀眾共同引吭高歌,聲浪穿透體育館穹頂。“鐵西創造過新中國數百項工業‘第一’,産業報國是我們職工不變的初心,這首歌就這是鐵西人獻給祖國的工業讚歌。”來自沈鼓集團的老職工在觀眾席上高舉手機記錄下這感人時刻,“就像當年父輩們在車間裏一起唱《咱們工人有力量》,這種融進血脈裏的驕傲不會改變!”
現象級傳播 引爆全網流量
一場籃球賽,讓外界再次刷新對瀋陽鐵西的認知。從5月17日開幕式之夜全網話題量破億起步,到紅梅文創園一場對決央視直播吸引30萬網友雲端助威;從賽事進企業、進高校、進文創街區,場均超千人觀賽的火爆,到#鐵西廠BA#話題破3億閱讀量的持續霸榜——這場工業文化與體育激情碰撞的盛宴,已然成為今夏現象級城市IP。數字背後,是老工業基地以賽事為筆,在新時代畫卷上描繪的振興圖景。
看臺上工服與球衣交相輝映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沈鼓與沈變決戰時刻,人民網、新華網等10余家媒體同步直播,全網線上“圍觀”流量再度破億。網友熱評:“看鐵西‘廠BA’重新認識這些大廠大所,又硬核又熱血。”
賽事還首創“文體旅嘉年華”,開市集、辦交流賽、出文創品,推出“廠BA”與惠民讀書市集·養生文化市集聯動活動。北方圖書城智慧書吧讓加油聲與翻書聲共鳴;AI脈診亭前排起長隊解析“運動處方”;遼寧中醫藥大學養生茶飲供不應求;工業風扭蛋機吸引年輕人打卡……看球賽、品文化、享健康,這就是鐵西“廠BA”週末的滿分體驗。
“廠BA”榮耀 激蕩振興活力
兩屆“廠BA”的勢不可擋,折射的是今日鐵西的熱血沸騰。新時代,鐵西經濟脈動強勁勃發,城市能級跨越提升。7月19日,遼寧鐵人隊在“新鐵體”主場大勝,39868名觀眾再次刷新本賽季中甲聯賽上座率紀錄;7月20日,“廠BA”決賽近四千名觀眾又創下鐵西體育館觀賽人數新高,以賽事之“火”點燃城市活力。
精彩比賽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這個夏天,鐵西依託“廠BA”籃球賽、中甲聯賽遼寧鐵人隊主場比賽等品牌賽事資源,推出“小票根,大禮遇,跟著比賽逛鐵西”活動,並聯動鐵西“消夏季”等豐富的文商體旅融合項目,為市民遊客提供“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完整服務鏈,將賽事融入經濟活力奔涌不息的城市脈搏。
當“廠BA”圓滿落幕,獎盃上的“鐵西”二字仍在振興先鋒們的手中熠熠生輝。正如鐵西區相關負責人所言:“這不是結束,而是‘工業+文體旅’新征程的啟幕。”當機床的轟鳴聲與籃球的喝彩聲同頻共振,這座城市的振興密碼正藏在每一個賽道的拼搶爭先與每一個行業的創新突破之中。
明年,鐵西“廠BA”還將邀請更多優秀的企業球隊加入,打造更多融合工業特色與創新元素的新模式新玩法,更將進一步聯動瀋陽現代化都市圈,以體育激情點燃東北振興的燎原之火,歡樂相約,榮耀再續!(文 程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