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提升藝術素養,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於今年暑期精心策劃了“歌舞青春 文潤少年”暑期系列文化活動,以藝術為紐帶,融合教育、科技與傳統,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充滿創意與學習樂趣的暑期平臺。
本次活動涵蓋七大板塊、30余項主題活動、近百場次,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文化體驗,激發青少年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讓他們提升綜合素質,深刻感受遼寧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強大的文化實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夏令營與研學活動
戲劇夏令營培訓活動。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附屬藝術學校推出沉浸式戲劇體驗,涵蓋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四大門類,幫助青少年探索藝術潛能,在創作中感受戲劇的魅力。
芭蕾研學營。以遼寧芭蕾舞團訓練大綱為依託,以芭蕾舞蹈藝術為中心,融入多種教學模式及多種舞臺表演訓練方式,傾力打造專業、高端的藝術交流學習平臺。每位學員均可體驗到遼寧芭蕾舞團頂尖師資的指導,更有機會學習到遼寧芭蕾舞團的原創劇目。
“我在遼圖修古籍”親子研學活動。遼寧省圖書館通過造紙術、雕版印刷與拓印、書籍裝幀等傳統技藝體驗,帶領家庭感受古籍文化的魅力。
“博物少年説”青少年研學體驗營活動。活動融合歷史、藝術、科學、禮儀等學科,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旨在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加強青少年對遼寧歷史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增強文化自信。
“少年文化行 藝起遊遼寧”研學營活動。活動結合紅色教育與傳統文化,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航空博覽園等,厚植家國情懷。
青少年演出釋放青春熱情
暑期系列文化活動將舉辦PDE國際舞蹈展演,以權威、專業、國際的舞蹈展演,推動文化與藝術領域的交流發展,助力多項國際交流活動的落地繁榮。深度推進中歐之間藝術教育産業的全方位合作,為中歐文化交流添磚加瓦。
遼寧歌劇院舉辦《青春和聲夢想》阿卡貝拉音樂會,以純粹人聲演繹經典流行歌曲,展現青春活力。
遼寧省博物館舉辦“叩開歷史之門少年劇”沉浸式情景劇,志願者化身“歷史引路人”,通過互動演繹遼河文明的故事。
作為戲劇夏令營培訓成果的舞臺展示,兒童劇《小蝌蚪找媽媽》讓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們在劇中扮演小蝌蚪、小烏龜、小螃蟹、小水草等角色,在專業演員帶領下感受戲劇的魅力。
海棠風采全國舞蹈展演匯聚全國少兒舞蹈精品,在遼寧大劇院演出,展現藝術教育成果。
暑期閱讀活動紛呈
遼寧省圖書館開展“童閱美育”系列活動,通過繪本閱讀、古詩畫意境賞析等培養少兒審美能力。
科普實驗與自然觀察活動通過“神奇植物變色魔法”“水潤遼寧”等主題,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
7月24日,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在錦州北鎮舉行紀錄片《山河與共》開機系列活動,暑假期間還將在北鎮、義縣等地開展攝製活動。
文化展覽亮點頻出
遼寧美術館開啟“童心繪遼寧”青少年美育展,展示少年兒童筆下的家鄉風貌,傳遞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遼寧省圖書館將於8月15日至10月份,舉辦“紅星閃耀:連環畫裏的抗戰記憶與民族精神展”,以連環畫為媒介,精選紅色經典作品,展現各界人士在抗戰中的英勇事跡和卓越貢獻,引領小讀者感受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砥礪初心。
舞臺藝術演出精彩呈現
由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統籌策劃、遼寧歌舞團(遼寧民族樂團)與遼寧省博物館共同出品的情境劇《國寶遼寧·精選版》于7月19日開始在遼寧省博物館多功能廳開啟暑期駐場演出模式。演出時間為每週二至週五15時,每天一場;每週六、週日11時和15時,每天兩場。同時,還將於8月中旬開啟全國巡演,預計完成福建、廣東、新疆、北京、遼寧等地13個城市的25場演出。
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話劇《天算》7月至8月將在日照、鄭州、晉城、南陽、簡陽等5市開展10場演出。
8月中旬和9月下旬,抗日戰爭題材話劇《天算》《假道》將在“大河之瀾”進行主題演出;電聲樂團《光影之聲》經典影視金曲音樂會將分“世界”“中國”兩個主題在8月29日和8月31日參加“大河之瀾”主題演出,以舞臺藝術精品豐富假期生活。營口將開展“千里共遼寧 振興文化行”小劇場話劇演出,遼寧的文藝小分隊還將走進大連瓦房店永寧鎮潘家溝村,為當地村民帶去一場夏日慰問演出。
購物體驗與演藝直播嗨起來
7月30日-8月3日,2025遼寧省非遺夏季博覽會將在遼寧省博物館啟幕。本次博覽會以“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創新打造“文博+非遺+旅遊”三位一體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場景。活動不僅匯聚岫岩滿族剪紙、瀋陽胡魁章制筆工藝等40余項非遺技藝,還將通過動態展演、互動工坊、文旅打卡點等多元形式,讓遊客在暑期出行中深度感受“非遺活態傳承”的魅力。
8月15日至8月17日,遼寧省圖書館將在其一樓共享大廳舉辦首屆“遼寧省圖書館圖書博覽會”(簡稱“遼圖書博會”)。
在渾河外灘、瀋陽森林公園雲端草原、科技城核心區、渾南之夏噴泉廣場等點位還有直播活動提供給市民,線上線下一起展現渾南文化魅力。
在營口市、桃仙機場等省內城市和重點單位,也將開展“藝起來直播”活動,通過文藝展演、非遺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借助網絡直播擴大傳播影響力。(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