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高峰不堵車,簡直太順暢了!”這是連日來大連市普蘭店區百姓過往臺山橋的共同感受。
經過44天的緊張維修加固,普蘭店區臺山立交橋于8月6日正式恢復通行,比原計劃提前近兩個月。維修加固後的臺山橋通行效率提升明顯,早高峰南北向通行時間從原來的25分鐘縮短至10分鐘,這座承載了普蘭店人民27年出行記憶的交通樞紐,以嶄新姿態重新融入城市脈絡。
臺山橋建成于1998年,全長652米,作為S212跨越沈大鐵路的關鍵節點,承擔著連接普蘭店南北城區、銜接皮長高速與沈大高速的重任,日均通行量超2萬輛次。如今,這座服役27年的“城市動脈”已顯疲態,出現混凝土剝落、鋼筋銹蝕、欄杆鬆動、亮化系統失靈等問題。
今年初,普蘭店區將臺山立交橋維修加固工程列為2025年重點民生工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前後5次帶隊赴瀋陽鐵路局協調跨鐵路施工方案,破解鐵路安全防護、施工窗口期等關鍵難題。為把惠民生的事辦好,在臺山橋維修加固過程中,每週召開專題調度會,明確“一天一跟進、三天一調度”機制,確保材料供應、交通導改等問題“即時清零”。普蘭店區人大常委會更是將橋梁維修列為年度監督重點,從項目立項階段,就組織預算工委委員開展專題調研,對照人大代表建議清單,逐一核查維修方案是否覆蓋橋面、欄杆、亮化等民生關切點;施工期間,常委會督查組多次深入現場,重點檢查鋼筋鋪設密度、混凝土強度檢測等關鍵環節,要求施工單位“既要進度更要品質,每一道工序都得經得起群眾檢驗”。
“原計劃9月底完工,現在提前55天。”施工單位瀋陽市市政建設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指著進度表,語氣裏滿是自豪。為搶在汛期和開學季前通車,建設團隊打出“科學攻堅”組合拳:成立工作專班,倒排工期至小時級,將橋面鋪裝、欄杆更換等工序分解節點;採用“三班輪戰”模式,投入施工人員150余人、大型設備30台套,高峰時段24小時不間斷作業。維修過程中,“質速並重”是不變的準則。橋面鋪裝層全部拆除後,重新鋪設雙層鋼筋網,混凝土強度從原C30提升至C40,抗裂性能提升30%;兩側1.2米高的舊欄杆換成防撞等級更高的鋼制欄杆,增設反光條;人行步道摒棄傳統地磚,改用陶瓷顆粒熒光材料,雨天防滑系數提升50%,夜間還能反射光線保障行人安全;亮化系統全面升級為LED節能燈具,照明範圍擴大至橋面全區域,能耗降低40%。
“跨鐵路施工是最大難點。我們和瀋陽鐵路局工務段建立‘每日對接’機制,利用列車通行間隙作業,既保證鐵路安全,又沒耽誤工期。”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建設單位僅用7天就完成了跨鐵路段的支座更換,創造了同類工程的“普蘭店速度”。
這座“煥新橋”的意義遠不止于通行便利,它既是為道路通行繫上了“安全帶”,為滿足未來15年汽車-20級荷載通行需求,熒光步道、智慧亮化等設施讓“人行安全、車行順暢”成為現實;也是為城市發展裝上了“加推器”,作為連接新老城區的關鍵節點,其通行能力提升將加速普蘭店北部産業區與南部商業區的要素流動。
民生工程的終點,是群眾的笑臉。下一步,普蘭店區將以此次工程為樣板,持續推進城區路網升級、老舊管網改造等民生項目,真正把惠民生的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文 楊連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