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
2025-08-13 11:22: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琪責編:蔣碩

  8月12日,由瀋陽市紅十字會主辦,遼寧省地震局瀋陽地震監測中心站、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承辦,和平區紅十字會、和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協辦的“探秘地震監測 共築少年防線”瀋陽市紅十字會青少年地震安全科普行動,在遼寧省地震局瀋陽地震監測中心站舉行。活動旨在深入貫徹“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方針,積極響應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號召,切實增強青少年的防震減災意識,提升應急自救互救能力。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1

參加活動人員合影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瀋陽市紅十字會副會長高鵬,和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金慧軍,瀋陽市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楠,瀋陽地震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尹德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蘇廣林,和平區紅十字會常務理事、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會會長宋世輝,副會長周曉慧,40名優秀少先隊員代表,部分雙職工子女與肢體殘疾人士代表等齊聚一堂。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2

科普講座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科普講座、應急演練、實地參觀與情景模擬展示等多個環節。紅十字青少年們通過“聽、練、看、演”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觸摸地震監測的“科技脈搏”,將防震減災意識深植心間。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4

科普講座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在地震科普專題講座中,監測中心站專業人員用動畫演示、案例解析揭開地震成因。“突發地震時如何救自己一命”“三角區到底靠不靠譜”等互動問答讓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易懂。畢業于瀋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的陳宇博同學雖然身患殘疾,卻始終專注地傾聽每一個知識點,不時點頭參與互動。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7

實地參觀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隨後開展的地震應急演練,模擬了地震發生時的場景,青少年們在專業指導下迅速做出反應,有序進行緊急避險與疏散,強化“就近避險、快速撤離、科學自救”的實戰意識。警報聲響起的瞬間,陳宇博同學沒有絲毫慌亂,在母親的輕聲引導和志願者的協助下,他穩穩地蜷縮身體,雙手護頭躲到桌下。待“險情”稍緩,他扶著樓梯跟著隊伍有序撤離,儘管速度稍慢,卻始終保持冷靜與專注。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6

地震應急演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在參觀環節,青少年們走進二樓科普館及融媒體展示區、一樓值班室、科普長廊與山洞監測區、GNSS觀測室,通過互動展品體驗、多媒體動態演示、實地觀察值班場景、探秘山洞監測設施及了解GNSS衛星定位觀測系統等方式,全方位、沉浸式地了解地震監測與防災減災相關知識與技術,感受到科技在地震監測與災害預防中的強大力量。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8

地震救援情景模擬展示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會帶來地震救援情景模擬展示,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苗妍、張娜、姚麗雪現場演示了專業救援流程與核心技能。瀋陽市南昌中學長白校區的孟昊霖同學看完演示後,主動請教止血包紮與海姆立克法的操作細節:“作為紅十字青少年,光自己學會還不夠,我想把這些技能教給同學和家人,讓更多人掌握‘保命本領’,這是對‘人道奉獻’最好的踐行。”

瀋陽市紅十字青少年探秘地震監測一線 沉浸式築牢安全防線_fororder_宋世輝9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活動的最後,領導嘉賓為青少年頒發了“社會實踐證書”。此次科行動讓青少年收穫了防震減災知識與技能,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與熱情,讓青少年們從防震減災知識的學習者轉變為安全理念的傳播者。未來,瀋陽市紅十字會將攜手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會等相關單位持續開展此類科普教育活動,不斷提升青少年及全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共築堅固的安全防線。(文 周曉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