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0月15日,隨著一群烏雕掠過且被準確記錄,本年度秋季猛禽觀測總數突破10萬隻,較2024年首次突破10萬隻的時間提前10天,再次刷新中國大陸猛禽監測歷史紀錄。
據介紹,本季監測自8月25日啟動以來亮點紛呈。珍稀物種頻現驚喜,監測首周便記錄到東北地區首次出現的鵑頭蜂鷹,暌違10年的鷹雕也再度現身。觀測高潮雖因9月中旬陰雨天氣略有延後,但10月2日迎來爆發,當日記錄數量達12077隻,創下本年度單日新高,補上了萬眾期待的“萬猛日”。國慶小長假期間更斬獲29000余只的觀測量,為2018年以來同期最高。
目前保護區已記錄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烏雕等20余種猛禽。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遷徙呈現三大新特點。受氣溫影響,前期遷徙高峰較往年推遲一週;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5%;日本松雀鷹、灰臉鵟鷹數量大幅增長,其中日本松雀鷹從去年2400隻增至超10000隻,而靴隼雕等罕見物種也頻繁現身。此外,單日超3000隻的“超級千猛日”達14天,頻次遠超往年。
數據突破得益於科學監測體系的完善。保護區靈活布設觀測點位,由7名核心監測員帶領200余人次志願者協同監測,並運用紅外熱成像相機捕捉超遠距離遷徙個體,顯著降低漏記誤差。
“按當前趨勢,10月底有望突破去年11萬餘只的紀錄。”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球知名的猛禽遷徙“鳥棧”,老鐵山連續刷新紀錄,不僅體現了監測能力的提升,更彰顯了遷徙沿線生態保護的成效,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記者:于雅坤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