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賈慶國談朝核:制裁朝鮮有利中國利益

2016-03-11 22:02:2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圖片默認標題

賈慶國在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小組討論上 攝影:黎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聯合國3月2日一致通過針對朝鮮的第2270號制裁決議以來,半島局勢不僅未見緩和跡象,反倒是美韓大規模軍演正酣,而金正恩也已下令:朝鮮所有的核打擊手段處於隨時準備發射狀態,做好決戰準備。半島局勢陰雲密布,劍拔弩張,核戰爭似一觸即發。正在出席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就此接受了本網獨家專訪,以下為其觀點實錄:

  朝鮮這樣的國家有使用核武器的風險

  我覺得朝鮮問題確實很棘手,好像沒有能夠産生立竿見影效果的妙方。可能其他的國家都要明確這一點,就是你(朝鮮)發展核武器,破壞現在的核不擴散機制,這是不能允許的,因為這損害大家的安全。

  當然從理論上講,朝鮮有權利發展核武器,任何國家都有權利發展核武器。你五大常任理事國都發展了核武器,憑什麼不讓人家發展?但這是國際關係中的一個現實,其他國家必須面對。

  要讓已經有核的國家放棄核武,一時半會兒做不到。能做到的是避免有核國家的增加。這種增加會帶來越來越大的核戰爭的風險,核武器國家數量越大,爆發核戰爭的概率也越大。

  五大核國家(美、俄、英、法、中)都是大國,在現有體制中有重大的利益,輕易不會使用核武器。而新的想發展核武的國家中有不少是貧窮落後的、也沒有重大國際利益的國家。像朝鮮這樣的國家,危險就很大。

  它們在世界上沒有太大的利益,這就增加了使用核武器的風險。所以道理上講每個國家都有權利發展核武器,但是國際關係的現實是,國際社會都應該堅持核不擴散的原則,以儘量避免核武器國家數量的增加,特別是使那些在國際秩序中沒有重大利益的國家變成擁核國家。

  制裁朝鮮有多重目標

  這次對朝鮮實施制裁,很多人認為一時半會兒起不到效果,可能還會刺激它,因為朝鮮可能破罐破摔,就是要跟你對著幹,但是不制裁是不行的,制裁本身有多重目標:

  第一它是一種原則的表述,即用強有力的方式錶示國際社會不贊成或者反對非核國家發展核武器,要維護現行的核不擴散機制。

  第二是通過調整利益結構,使得它因發展核武器受到傷害,以迫使朝鮮放棄發展核武器,雖然短期內效果不會那麼明顯,但是長遠來看,如果你對老百姓負責的話,慢慢就會感受到這種壓力,可能最終還是會放棄核武器。

  回顧以往國際制裁的歷史,很多情況下制裁沒有達到效果,原因很多,包括參與制裁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過程中很不一致,這邊制裁那邊放水,還有就是制裁的力度不夠。但是制裁還是一種説服相關國家的手段。國際社會不做點什麼不行。

  另外制裁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告訴那些有可能也想發展核武器的國家,這麼做的代價是什麼?所以在朝核問題上各方通過的制裁是有意義的,儘管可能取得什麼樣的影響和效果還很難説。

  制裁對朝核問題的長遠解決會有作用

  因為朝鮮很封閉,不被外界了解,它不公開,也不透明,不知道它會怎麼出牌,它的行為方式常常讓人很吃驚,而且吃驚已經是常態,如果它理性地行為反而讓人覺得突兀。

  我覺得短期來看,朝鮮放棄核武器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會採取比較激烈的抗議活動,包括再次發射衛星,再進行核子試驗,再搞一次炮擊延坪島那樣的事件等等。

  但從長遠的角度看,一方面不排除朝鮮會感覺到壓力太大,為了調整政策,它也可能用新的説法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比如説暫停發展核武等;另一方面就是它的內部出現問題,也不是太意外。如果這樣,朝核問題就會告一段落了。

  朝核威脅到中國的安全

  首先是朝鮮核子試驗的地點離中國很近,它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很大,甚至高於老舊核電站出現意外的可能性。

  朝鮮發展核武,會推動周邊國家也發展核武。韓國和日本也有人要求發展核武器。如果朝鮮發展核武沒人干預的話,就會促使韓日的一部分人也這麼幹。

  朝鮮發展核武需要錢,但它沒有錢,怎麼辦?制裁這麼嚴,它就有可能賣核材料和核技術,造成擴散,這對中國不利。

  朝鮮發展核武,直接挑戰現行國際秩序。哪怕在世界其他地方有國家發展核武器,也是對中國的威脅,因為我們在世界各地有了越來越大的利益。所以維護核不擴散機制,對中國越來越重要。

  因此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立場要堅定,態度應該也會越來越強硬。我們不希望和朝鮮對立,但在朝鮮已經威脅到中國重大利益的時候,我們不能手軟。

  當然我們為朝鮮恢復到和談中來留有餘地,但目前還是需要對朝鮮施加更大的壓力來維護我們的重大利益。

  指望朝鮮自動放棄核武器回到談判桌上是不現實的,除非是在跟強有力的制裁措施相配合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我們這麼做也是想讓它回到談判桌上來,這是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

  防核擴散,中美立場越來越接近

  因為中國越來越成為了現行國際秩序中的重大利益攸關方,核不擴散機制是我們的現實利益,也是美國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美國的立場非常接近。

  過去中國是反對和不接受核不擴散機制的,認為這是核大國在搞核壟斷,我們答應不擴散,但不加入這個機制。後來我們不僅加入了,還變成了積極的倡導者。當年印度搞核武時,我們反對的聲音比美國都大。

  在朝核問題上我們的身份和利益在發生變化,因此我們的立場也會發生變化。

  我們已越來越意識到朝鮮發展核武對中國利益的損害,這也直接影響了中國對朝核問題的態度,推動了中美兩國的立場越來越接近,越來越認同有必要嚴厲制裁朝鮮。因為朝鮮自己的做法越來越過分,所以我們的政策要調整。但中國強調,制裁還是為了各方最終回到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