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居民聲音:住開放式小區旁 生活很便利

2016-02-23 11:05:11|來源:南方日報|編輯:王濤

  原標題:住開放式小區旁 生活很便利

  針對日前《意見》有關“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也要逐步打開”的規定,引發了不少街坊熱議。對此,南方日報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小區,傾聽封閉式管理小區及開放式小區居民的聲音。

  週末去開放式小區打籃球

  “我們小區內沒有商店,但由於住在雲景花園小區隔壁,生活還是很便利,雲景花園裏各種商店都有,我家的生活用品和吃飯聚餐一般就在那裏解決,週末休息時我還會到裏面打籃球。”家住廣州白雲區的董先生説。

  給董先生生活帶來便利的雲景花園小區,其實就是街區制住宅區的一種,屬於開放式小區,一般情況下外人可隨意出入,部分道路對外來車輛通行不設卡。

  不過,該小區的住戶林小姐表示,“這麼多人在自家小區進出,外來人一多,就少了一份清靜,多了點擔心。”

  記者了解到,一些業主也有類似的擔心。因此,對於封閉式小區的逐步開放,如何做好安全保障將是未來要著重解決的一個焦點。

  開放式社區治安也很好

  位於越秀區東山街道的五羊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商住混合綜合性社區,自建成起就是開放式社區。幾位在聊天的老人説,他們在這裡居住了30多年,學校、商店、銀行等都很近,小區裏治安也很好。

  五羊東社區居委會主任呂艷虹説,社區內公共設施是對外開放的,也很歡迎外來務工人員。此外,社區還專門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安排地方進行課外輔導。

  呂艷虹介紹,五羊社區是老商住混合社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整個小區都交由同一個物業公司管理。由於流動人口較多,社區早就實行了門禁系統全覆蓋,普通市民可自由出入社區,但只能是本社區居民進入自己所居住的那棟樓。再加上社區聘請了15名本社區居民組成群防群治隊伍,專門在社區巡邏。這些舉措基本解決了開放後的安全隱患,該社區也于2013年成功創建為廣州市幸福社區。

  需以新監管辦法應對開放

  “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也要逐步打開”的規定,也引發了小區物業公司員工的討論。“一個是安全問題,再就是成本問題。”廣州某物業公司員工説。

  該物業公司員工認為,小區實行開放式管理後,物管職能也會發生變化,由以往單純面對業主,到需要對外來人員提供服務和管理,“小區安保力量需要加強”。

  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姚華松博士表示,以往封閉式小區將城市公共資源單位化、內部化,不利於城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住宅街區制將使城市提供更多開敞、共享與互動的空間,能疏通城市紋理,增強城市活力,但需尋求新的監管辦法來解決小區開放後的治安等問題。開放式小區為保持相對的私密性也可採取“柔性邊界”的做法,如結合城市自然與生態特色以綠化植被、河道水體等,讓社區與城市建立起有機連接。(南方日報記者 宋超 見習記者 李業珅 實習生 泠汐)(策劃/統籌:盧軼 湯凱鋒)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