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擬打開已建小區 網民:安全咋辦?

2016-02-23 10:46:42|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境外媒體:中國擬打開已建小區 網民:安全咋辦?

  這是位於上海市寶山區的一處在建商品房住宅小區(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原標題:境外媒體:中國擬打開已建小區 網民:安全咋辦?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中國政府網21日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依法制定城市規劃,加強空間開發管制,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根據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引導調控城市規模。

  據路透社2月22日報道,《若干意見》明確,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和形態功能,推動城市集約發展。改革完善城市規劃管理體制,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推進兩圖合一。

  該文件稱,要發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減少建築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品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築。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築。

  文件還表示,要創新棚戶區改造體制機制,推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構建多元化棚改實施主體,發揮開發性金融支持作用。積極推行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因地制宜確定住房保障標準,健全準入退出機制。

  《若干意見》稱,各城市要綜合考慮城市發展遠景,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規劃,在年度建設計劃中優先安排,並預留和控制地下空間。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管廊正常運行。

  該文件提出,推進污水大氣治理,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力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2日文章,據中央政府日前公佈的一份城市發展路線圖説,未來內地將不再有“奇怪的”建築、封閉式社區和違章建築。

  文章稱,就在發佈這一文件前不久,領導層召開了城市工作會議,承諾治理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內地上一次召開此類會議是在30多年前,當時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只有約18%。到2014年,這一數字已增加到約55%。

  新文件要求城市建築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而不是像如今內地城市涌現出的眾多毫無特色和文化傳承的“貪大、媚洋、求怪”的建築。當局説這種趨勢反映的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和一些城市官員扭曲的政績觀。

  近年來,各種各樣非傳統建築出現在許多城市,其中包括北京標誌性的中央電視臺新大樓,它被戲稱為“大褲衩”。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説,一些城市官員大肆動用資金,建造一些無法滿足公眾和城市需求的不實用的奇怪建築。他説:“這些建築沒有太多實用價值,而且運營和維護成本又很高。相當多的建築完工後沒多久就被拆除。新政策正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前進。”這位專家説,今後可以制定一套界定“奇怪”建築的標準。

  這次發佈的文件還聲明,將來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這一做法的目的是解決交通路網佈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許多網民對於開放他們所在的封閉社區帶來的安全隱患表示擔憂。一位網民説:“居民使用這些社區內的道路都是付過費的。怎麼能隨便就開放?開放社區會帶來噪音污染、空氣污染和安全隱患。居民的安全和健康如何保證?”

  另一位網民説:“我真無語了。把道路對外開放後,老人和孩子還能散步和玩嗎?如果晚上社區裏不停地有車穿過,人們怎麼睡覺?”

  文章稱,文件還要求,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清查並處理建成區違法建設。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要確保城市建築的安全和品質。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