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互聯網金融並非“洪水猛獸”

2016-03-16 13:55:13|來源:經濟日報|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互聯網金融要如何管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究竟該如何在規範與發展中取得平衡?兩會期間,這一話題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互聯網金融並非“洪水猛獸”

  “對待目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應該辯證看待,這一領域仍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方向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認為,自2014年開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的確給普通金融消費者帶來便捷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視其中一些為了牟利坑害投資者的行為。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互聯網金融和供給側改革息息相關,良性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可以改善金融領域有效供給短缺的窘境,進而改變市場供求關係不匹配的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劉明康認為,在“野蠻生長”之後,互聯網金融應該回歸本源,扮演好自己金融仲介的角色,提高效率。

  代表、委員們認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建章立制,不斷營造規範發展環境,行業內部應加強自律,不能貪大求快。

  健康發展得“接地氣”

  網貸之家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有2519家,環比下降1.83%。2016年1至2月,全國共曝出162家問題平臺。

  風險的暴露也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深思。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建議,從機構監管向行為監管轉變,從事後消費者保護向事前消費者保護轉變。

  規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互聯網金融本身沒問題,但利用互聯網來從事非法活動,這是不允許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行長周曉強認為,這反映出我們在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方面還需要加強,還需要跟進。所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規範互聯網金融,這是實事求是的。“但是規範不等於限制,是為了讓互聯網金融更好的發展。”周曉強代表表示。

  代表、委員們認為,加強監管首先需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全國政協委員謝衛認為,“門檻”和“牌照”是必要的監管舉措,但是這些準則目前在P2P行業還有待進一步建立。應該鼓勵互聯網企業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積極申領牌照,在規範的監管體系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