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務實厚重展“四有”特色

2016-03-05 16:37:35|來源:人民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務實厚重展“四有”特色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理的報告全面總結回顧了2015年政府工作和“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成就,客觀分析了我國發展中還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綱挈領地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系統部署了2016年政府重點工作。報告務實厚重,集中體現出“四有”特色。

  有心。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闊步前行的征程中,信心和決心至關重要。總理的報告始終注重提振信心、鼓舞鬥志。在回顧2015年政府工作時,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總結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後,報告強調,“十二五”時期的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集中展現了中國人民的無窮創造力,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必將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奮力前行!在明確“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後,報告提出,展望今後五年,我們充滿必勝信心。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人民生活將會更加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有了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黨全國人民的務實行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越走越寬廣。

  有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文以載道,為文之魂。總理的報告體現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對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順應了時代發展需要,契合了新形勢新問題,指明瞭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經濟”、“相機調控”、“美麗中國”、“健康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成為了報告提綱挈領、指引未來的思想之“魂”。應該説,過去3年多來,國內國際形勢都有一些新變化。就國內而言,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踐中也面臨許多挑戰,如脫貧、環境、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從國際來看,無論經濟復蘇乏力還是恐怖主義等,都是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但是,因為我們有了總理報告中所闡述和堅持的“魂”作為發展的引領,“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變成美好現實。

  有感。發展不發展,小康不小康,群眾最清楚,也感受最深。反映並積極回應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呼聲,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是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也是總理報告所秉持和體現出來的特色之一。報告充分考慮和尊重公眾感受,無論是在回顧過去、分析問題時,還是在部署工作時,都能夠站在群眾的角度,講群眾聽得懂、感受得到的大白話、大實話,不板起面孔,不空洞説教,體現了以人為本,飽含濃濃的民生情懷。在回顧2015年工作關於緊扣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時,每一項改革措施,都説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在分析存在困難和問題時,特別強調,人民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問題較多,嚴重霧霾天氣在一些地區時有發生。在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時,指出,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免除貧困家庭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紮實的舉措,讓報告接地氣、有感覺。在增加公眾“幸福感”“獲得感”的同時,也必將激發蘊藏于公眾中的強大力量。

  有效。務實才能管用,有用才能有效。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充滿了治國良策,充滿了務實精神,充滿了責任擔當,讓全國充滿期待。報告將黨的十八以來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具體化、項目化,務實管用,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在明確“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中,對於“五大發展理念”進行了務實具體的部署安排,是指導未來五年的行動綱領,更是促進發展理念落地的操作手冊,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必將更加鏗鏘有力。報告在部署2016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時,把握髮展大勢,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發力,出實招、用重拳、下猛藥,既是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同時也是應對新常態、解決新問題、贏得新勝利的強大力量和有用手段。

  上下同欲者勝。有了決戰決勝的堅定信心,有了引領發展的思想靈魂,有了共建共享的生動感受,有了攻堅克難的務實舉措,全國上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合力共為,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良好開局,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