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地評線】東方時評丨改革不停、開放不止 進博會開啟經濟內外聯動新局面
2020-11-02 20:07:35來源:東方網編輯:楊磊

【地評線】東方時評丨改革不停、開放不止 進博會開啟經濟內外聯動新局面

  在疫情衝擊與“去全球化”雙重背景之下,中國經濟如何逆勢飛揚?如何實現“雙循環”?又該如何挖掘持續發展動力?回答這一系列問題不僅要看中國怎麼説,更要看中國怎麼做。在這一敏感而重要的歷史時刻,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召開,讓人展開無限想像。

  11月4日,第三屆進博會將在上海召開。無論從召開時間,還是預定規模來看,本屆進博會都意義重大,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回顧籌辦準備工作,我們甚至可以説,從5月份國家商務部公開表示,將會“精心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始,當招展工作正順利推進,進度比前兩屆同期更快之時,本屆進博會就已經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中國經濟有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底氣

  2020年的世界,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改變了世界形勢,過去幾十年所形成的全球化格局,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其實,疫情發生之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逆全球化趨勢已經有所抬頭,地區性衝突不斷,經濟全球化面臨多方面的挑戰。疫情的發生則更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情況。人員和貨物的跨境流動障礙重重,國與國之間的交通基本中斷,跨地區交流難以開展,全球仿佛回到了大航海時代之前的“孤島”局面。

  面臨重重困難,中國率先尋求轉變,積極主動抗擊疫情並迅速組織恢復生産生活。可以説,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中國依靠制度優勢,擺脫了新冠疫情對政治經濟社會所帶來的嚴重衝擊,實現了生産生活的全面復蘇,為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注入穩定性,凸顯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樞紐的地位。

  如今,中國率先打掃了房間,恢復了擺設,以“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的姿態,一如既往向世界昭示著全球化的美好前景。進博會更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高效開展經貿活動的新模式,為促進全球不同經濟體之間交流合作,搭起平臺。

  中國進一步打開大門,是有其底氣的,一張亮眼的外貿進出口成績單,無疑是支撐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有力後盾。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尤其是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這一系列蓬勃“向上”的數據不僅昭示著中國多項穩外貿措施有力有效,也向世界揭示了中國市場的良好環境與無限前景。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優化升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體系,深化對內經濟聯繫、增加經濟縱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傳遞了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不動搖的堅定決心。

  全球科技創新、市場交流仍存機遇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雖然新冠疫情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但疫情不會打亂中國經濟增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奏,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而中國堅定擴大開放、支持多邊貿易、致力於合作共贏的主張和行動,將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帶去迫切需要的“正能量”。

  從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情況來看,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在高新技術、農業、裝備製造業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一帶一路”倡議成果逐漸凸顯,中國維護自由貿易的努力得到多數國家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家體驗到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連續幾屆進博會的舉辦,讓許多貿易上的新朋友變成老朋友,讓許多參展商變成投資商。

  有危就有機。一切機遇都蘊含在危機之中,新冠疫情也不例外。在進博會布展中,一些企業已經嗅到商機,設計推出的出全新的産品,正是針對疫情衝擊下的市場。比如,某些高科技企業已準備在進博會期間推出取代N95口罩和護目鏡的醫用個人防護系統,有的則推出有效過濾新冠病毒的凈水器等。這些創新産品都表明,新冠疫情並不會阻礙科技創新的腳步、市場交流的熱情。中國市場長期向好,將為深耕中國市場的企業帶去更多利益。

  同時,疫情的發生,也在倒逼制度創新。以進博會參展為例,為應對人員出入境需求,有關方面全面推廣進境人員健康申報電子化,擴大進境托運行李物品“先期機檢”試點,提升旅客入境通關效率,並實施“無紙化通關”,企業通過單一窗口上傳電子單證,即可進行線上審單放行。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監管部門不斷簡化手續,“一次性(一張表)申報”“一張網審查”,“進口直通、出口直放”,提高監管效率,形成標準一致的貨物檢查檢驗制度,打造安全便利、高效廉潔的營商環境新高地。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整合入境人員和進口商品的各項信息,將能夠在抗擊疫情和對外開放兩方面實現“雙贏”。

  作為“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貿易盛會,第三屆進博會承載著助力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助力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使命,符合世界各國共同利益。

  進博會開啟市場經濟內外聯動新局面

  國際交流、外貿交易並非零和博弈遊戲,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構建平等的營商環境、加強對知識産權的保護、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將給跨國企業和中國本身發展都帶來更多裨益。

  在更高一級的政府層面,為應對疫情所造成的貿易不暢、交流中斷的局面,中央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立足內需,積極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作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依託和保障,著力打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更好地解決當前主要矛盾,為經濟高品質發展賦能,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但是,如何平衡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兩手抓、兩手硬”的問題。從原來的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戰略,轉向擴大內需的經濟戰略,這是一個巨大的戰略轉向。一些原本以國際大循環為目標設計的外向型經濟結構,必須進行相應變動,地區發展規劃也需要加以調整。

  中國政府堅持舉辦大規模、高品質的進博會,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機遇和平臺,更重要是給世界一個積極的信號。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舉辦進博會,拓寬中國與世界經濟交流的窗口,夯實中國與世界經濟融合的基礎,增強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提升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歷史貢獻。第三屆進博會要讓世界能夠清晰感觸到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中國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信心、中國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步伐。

  全球經濟融合的腳步不可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前行、合作共贏,繼續書寫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