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念好“産業經”:彭水苗鄉“造血式”扶貧闖新路
2020-11-18 13:49:45來源:中新網編輯:位樹理

  中新網重慶11月18日電(王婷婷 張燕 高呂艷杏)今年52歲的何遠芝,是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在她家大門外的墻壁上,有一張于2013年建的彭水自治縣脫貧攻堅明白卡,早年家中有三個孩子和一位老人需要贍養,因學致貧。

  11月中旬,記者跟隨“武陵山鄉美·齊力奔小康——聚焦重慶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暨民族團結進步新風貌”主題採訪活動,沿著重慶彭水縣保家鎮一條新修的水泥公路,驅車蜿蜒而上近1小時,來到東流村。何遠芝正提著鋤頭趕回來,笑呵呵地跟記者聊起這些年家裏的脫貧“蜜”方。

  “以前家裏的收入全靠丈夫一個人外出打工,我要照顧家裏的孩子和老人,只能幹點農活兒。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外出就業減輕了家裏的負擔,我在家不僅可以種點紅薯、玉米,還可以通過養蜂掙些錢。”何遠芝説。

  只見她家的屋檐下,一排木棒支起褐色的方木箱,蜜蜂圍著木箱上的圓孔嗡嗡飛舞,進進出出。“以前只有幾箱蜜蜂,現在擴展到了十幾箱,雖然一年只收兩季蜂蜜,但是多的時候一箱可以産出30多斤蜂蜜,一斤就能賣150元,今年賣了2萬多元。”何遠芝告訴記者,因為疫情影響,丈夫在政府的相關政策幫扶下,選擇回鄉就業。種植加上養蜂,今年預計有8萬元左右的收入。

  彭水保家鎮東流社區村委會主任劉在勤説,目前該村有400多戶村民,主要靠種植和養蜂産業增收,政府引進蜜蜂養殖企業,採取“公司+新型股份專業合作社+蜂農”發展模式,全村一年能得到15000元的分紅,現在全村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同樣,在彭水縣保家鎮清平社區,創新土地流轉方式,讓農戶就近就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的關鍵。“彭水縣引進企業在當地發展白茶,以‘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産業扶貧模式,既盤活了荒廢的茶山,又成為大家穩定增收的來源。”彭水縣保家鎮黨委書記陳昌華感嘆到,現在“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記者在茶山看到,一畦畦茶樹被自然地貌劃分為片區,沿著山坡的走勢層層疊翠。在這裡的農戶們經歷了白茶採摘、萎凋、烘乾、儲存的四季變幻,而眼下正是茶樹養護的時節,為明年開春採茶做準備。

  白茶又名“養心茶”,因如銀似雪而得名,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彭水保家鎮四季溫差明顯,海拔高度、土壤與水肥條件等均能滿足白茶生長需求。

  “白茶産業是保家鎮打造的重點産業之一,也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成果之一。我們在2017年引進了浙江安吉白茶,共種植白茶5000畝,今年初採面積達2000畝,實現産量4000斤,村民的勞務收入達300余萬元。”陳昌華説,農戶通過白茶産業每個人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來貧困戶在茶山收入能達到18000元左右,2019年清平社區145戶貧困戶通過産業扶貧已經全部脫貧。

  “2020年白茶基地每畝産10斤,2021年進入豐産期後,每畝預計將産成品茶30斤。按照這個趨勢計算,整個項目年産值預計將達1.14億元。”保家鎮清平社區黨支部書記向光榮算了一筆賬。

  “發展扶貧産業,最大瓶頸是群眾內生動力不足,村級集體經濟薄弱。”中共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表示,他們堅持把扶貧扶志扶智貫穿起來,推動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一是探索發展“五小經濟”。在三義鄉探索發展小加工、小餐飲、小運輸、小製作、小買賣等“五小”非農經濟,培育小果園、小花卉園、小瓜菜園、小水産園、小養殖園等“五小”庭院經濟,貧困戶戶均增收達3—5萬元以上,以“小經濟”促進了貧困群眾思想“大轉變”,老百姓的發展底氣更足了、信心更強了。二是探索推行“産業村長”。邀請龍頭企業負責人擔任“産業村長”和産業指導員,發揮其産業發展規劃、技術、産銷等作用,讓有發展能力、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戶都掌握1項以上實用技術、都有1個以上增收産業,真正讓老百姓嘗到甜頭、看到盼頭、脫貧有勁頭。三是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296個村(社區)全覆蓋成立集體經濟組織,黨組織書記擔任負責人牽頭實施項目310個,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2萬餘個。目前,村集體經營收入最高的達100多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31個,全面消除了“空殼村”。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