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7日,英國北愛爾蘭地方選舉結果揭曉。主張北愛爾蘭“脫英”的新芬黨贏得最多席位,成為101年以來首次控制北愛爾蘭議會的民族主義政黨。新芬黨副主席米歇爾·奧尼爾有望擔任北愛爾蘭首席部長一職。奧尼爾表示,需要圍繞“北愛爾蘭是否要加入愛爾蘭的問題”進行討論。該黨主席瑪麗·盧·麥克唐納在接受採訪時聲稱,“現在需要為統一愛爾蘭的公投做準備”,公投計劃將在“五年框架內”進行。有分析稱,新芬黨的勝利無疑給焦頭爛額的英國政府增加了新的難題。
北愛爾蘭問題是英國殖民主義政策遺留下的複雜歷史問題,其中也摻雜著宗教鬥爭因素,曾引發長期衝突。1998年,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及北愛爾蘭衝突各方簽署和平協議,但北愛爾蘭的親英派與獨立派之間圍繞權力分配等問題仍存在矛盾。
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後,北愛地區成為英歐貿易爭議的焦點。按照英國“脫歐”協議,北愛地區留在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內,以防止愛爾蘭島內出現陸上“硬邊界”。但這一安排導致北愛地區與英國大不列顛島之間設立關卡,加劇了北愛地區親英派與獨立派之間的矛盾。2022年1月,英歐雙方就“北愛爾蘭議定書”舉行首輪會談,但至今沒有進展。有分析認為,親英派的民主統一黨此次落敗,主要原因就是在英國“脫歐”和北愛爾蘭貿易安排問題上表現不佳。
相較之下,成立於1905年的新芬黨一直主張北愛地區脫離英國,組成“統一的愛爾蘭”。路透社分析稱,儘管新芬黨勝選在短期內不會導致北愛就是否“脫英”舉行公投,但其象徵意義十分巨大,標誌著親英派政黨在北愛長達一個世紀的主導地位被終結。而一貫主張推動蘇格蘭“脫英”的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社交媒體上向新芬黨表示祝賀,稱其獲勝是“真正的歷史性結果”。有分析指出,未來幾年英國脫歐“余波”或將在其國內産生更劇烈的反噬效應。
對於英國政府來説,北愛政局變動是其當下面臨諸多挑戰的一個縮影。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英國政府消極懈怠的抗疫表現備受詬病。今年2月它乾脆宣佈實施“與新冠並存”計劃,導致疫情形勢急劇惡化:當前英國疫情死亡人數累計近18萬。英國首相約翰遜及其政府工作人員因違反防疫規定聚會等醜聞遭到各方抨擊。在日前舉行的英國地方選舉中,執政黨保守黨丟掉數百個地方議會議席。這是英國民眾用選票對保守黨表示的不滿。
此外,受新冠疫情、“脫歐”帶來的供應鏈和勞動力問題以及能源價格上漲等影響,英國經濟面臨重重困難。英格蘭銀行5日警告説,英國通脹率今年將超過10%,預計創40年新高,英國經濟明年可能會陷入衰退。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從長遠看,“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可能要比疫情衝擊更嚴重。
英國倫敦,英格蘭銀行外的街景。
面對不斷涌現的內憂外患,英國執政者不思如何對症下藥,反而病急亂投醫,試圖通過頻頻對外“示強”來轉移國內矛盾。從配合美國推行所謂“印太戰略”、鼓吹北約“全球擴張”,到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唯美馬首是瞻不斷加碼對俄制裁,再到借香港、新疆、台灣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英國一些政客正採取冒險行動,企圖樹立“全球英國”形象,進而掩蓋其國內治理的無能與失敗。
時至今日,一些英國政客似乎還活在“日不落帝國”的迷夢中。他們不願承認,英國殖民主義給世界製造了太多災難,也埋下了本國諸多問題的禍根。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英國政客還是儘早從帝國迷夢中醒來,專注于管好自家後院吧!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