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企業社會責任】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施耐德電氣的職教探索
2022-09-02 10:39: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鄭思雯

  2022年7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主辦的“2022全球企業社會責任案例巡展”活動正式啟動。活動聚焦中外企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最新實踐與成果,向全社會傳遞“擔責任 係天下”的企業力量與擔當,與企業共創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本年度案例徵集的內容涵蓋企業在鄉村振興、雙碳、生態保護、教育支持、科技進步、積極抗疫,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的企業履責案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文件明確指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同時,推動校企共建共管産業學院、企業學院,延伸職業學校辦學空間。

  意見的頒發,讓職業教育領域備受關注,也為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與發展指明瞭方向。但行業龍頭企業究竟該如何舉辦職業教育、參與職教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多元模式,是擺在很多企業與職業院校面前的一道待破難題。

  作為施耐德電氣的一項可持續發展項目——“碧播職業教育計劃”(下稱“碧播計劃”)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碧播計劃”充分發揮自身及合作夥伴的核心優勢,響應中國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行業需求,攜手職業教育機構幫助有需要的青年人成為工業自動化、智慧製造及能源管理等領域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人才,推進産業向前發展。迄今為止,“碧播職業教育計劃”已與全國77所職業院校展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累計捐贈超過3000萬元的實訓設備及1000萬元資金,為800余位教師提供了相關培訓,受益學生超過8萬名。

  開展碧播教育13年來,施耐德電氣探索出怎樣的發展之路?又找到了哪些“秘籍”?

  校企合作的施耐德電氣探索

  對於職業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有多重要?《意見》指出,要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豐富職業學校辦學形態,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內容,優化校企合作政策環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分會理事長周建松曾撰文指出,“實踐證明,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應用型職業化技術技能人才的必要條件和必由之路。”

  與職業院校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企業應該如何做?做教育,既要有情懷,更要有耐心。對此,施耐德電氣有著自己的探索,通過十多年的不懈深耕,“碧播計劃”的頂層設計日趨完善。施耐德電氣不僅通過開設專門課程、提供教具教案、培養師資力量、倡導企業專家參與教學等各種方式踐行校企融合,還通過與寧夏、北京多地的政府、協會等機構陸續達成合作,聯合打造了多個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地,不斷擴大“碧播計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據了解,為了更好的運營“碧播計劃”,施耐德電氣成立了非營利組織“碧播能效與自動化應用技術中心”,攜手多方合作夥伴,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支持百所職業技術學校,建成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專業建設與産教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助力高品質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戰略任務的人才儲備。

  實踐探索正在持續穩步落地。如施耐德電氣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簽署備忘錄,合作推動“法國施耐德電氣綠色低碳産教融合項目”落地;與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法國國際教育研究中心,三方共同打造了中法能效管理應用人才培養和研究中心——施耐德電氣城市能效管理應用工程師學院,這是中法兩國首個在能效管理領域合作的高級培訓中心;和寧夏理工學院合作共建“智慧控制人才培養基地”和“智慧控制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助力寧夏建立完整的産業生態系統。此外,碧播項目還入選了北京市首批“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服務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産業轉型升級要求。

【2022企業社會責任】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施耐德電氣的職教探索_fororder_1

中法能效管理應用人才培養和研究中心落地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校企合作,重在“合作”,只有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微觀細節中,才能真正凸顯校企合作的價值。施耐德電氣將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方面積累的專業知識體系和實踐應用經驗轉化為人才培養方案,與各學校共同構建教學計劃,形成行業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機制,為行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通過自動化、數字化技術,有力推動合作相關方産業轉型升級,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新舊動能轉換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産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新發展格局樹立了典範。

  “碧播計劃”的“獨門秘籍”

  “碧播計劃”結出碩果,得益於施耐德電氣在職業教育領域積累的豐厚經驗。法國,作為全球職業教育競爭力排名前列的國家,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以需求為導向,轉變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以證書為評定標準,建立職業教育品質保障體系等。作為最本土化的全球企業之一,施耐德電氣將自身在法國和其他地區歷史悠久的職業教育經驗引入中國,並結合“碧播計劃”在中國的長期實踐,取得了一系列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合作體系和模式,探索出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獨門秘籍”。

  獨門秘籍之一:産學研用,引入四位一體職業教育幫扶創新模式

  只有凝聚政産學研用多方力量,才能更好滿足市場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成長髮展需要,將職教的影響力和效果最大化。《意見》也指出,“要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

  施耐德電氣攜手政府、産業鏈及合作夥伴、基金會、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機構,通過資源的統一調配、政府職能支持以及募集籌款等措施,確保“碧播計劃”的穩健運營。“碧播計劃”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委等建立合作,便是力證。與此同時,很多知名企業如微軟、時尚集團自發加入“碧播計劃”,向合作院校捐贈了價值數百萬的實驗室、電腦設備及圖書,隨著愛心企業不斷加入,“碧播計劃”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加入的企業又將為項目做出更多貢獻,使得“碧播計劃”的體系更加完善吸引更多合作方,這種良性循環和放大效應對構建多元辦學格局有著積極的作用。

  事實上,在不斷探索過程中,施耐德電氣也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且運行良好的生態系統。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我們和政府建立合作,從配套相關資源開始推動多個全國性項目的落地開展。我們也會基於當地行業及經濟特點,主動與地方政府及學校對接配合,培養當地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以及協助當地企業的技術升級及改造。而與企業的合作,則是要充分發揮企業特點,利用企業資源為合作學校提升能力增加砝碼。行業協會更是在舉辦技能大賽、頒發行業證書等方面給予我們很多專業指導。”

  獨門秘籍之二:校企聯動,探索“雙師型”教師培養新路徑

  深度融合,怎麼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致力助人事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校企合作中,最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但要取得長期效果、最大化發揮效用,更需要的是培養教師,從而讓先進的技術技能可以代代相傳,實現指數級的增益。

  因此,施耐德電氣一方面發揮自身在能源管理領域的核心優勢,從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入手,為學生提供電氣技術實驗室、智慧家居實驗室、智慧樓宇實驗室等在內的最新實驗室設備,並配套相應專業課程體系、課程教材和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施耐德電氣還幫助職業院校提升教學水準,制定基於行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併為學生提供職業素養及就業技能輔導,以及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實習和就業機會。

【2022企業社會責任】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施耐德電氣的職教探索_fororder_2

施耐德電氣為學生提供最新實驗設備及專業輔導

  注重賦能培訓者,著重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也是深度融合的關鍵之一。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賈文勝曾指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證。打通‘雙師型’教師培養渠道,實施校企聯動、雙師共育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碧播計劃”在教師培養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源。在2015年,施耐德電氣與重慶萬州職業教育中心的合作中,校企雙方就開始探索“雙師型”教師培養路徑,企業派出多名高級主管、高級工程師到中心任教,校方則派出多名教師到施耐德電氣重慶工廠學習數字化工廠運行過程、能源管理並接受VR安全培訓。不同於傳統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新路徑突出“雙向作用”,即依託雙方共同建立的施耐德(重慶)電工有限公司智慧製造應用技術研發中心,讓實踐成果惠及學校的同時,也能觸達企業、支持産業。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中心已獲得一批來自校企合作的智慧製造相關領域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自主知識産權;在新産品、新工藝、新方法、新裝置及新材料方面産出一批新成果。萬州經驗已經總結形成校企人才共育標準體系和系列工作手冊,真正實現了校企合作、産學聯動,雙方共贏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碧播計劃”此間還啟動了師資認證考核,邀請技術專家面向合作院校授課,進行系統教學培訓,引導教師快速了解和掌握符合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和技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使其可以根據智慧化、數字化方向的行業轉型需求做出相應教學調整,從而帶動合作職業院校學生整體職業能力的提高。目前,“碧播計劃”已經組織了19場教學培訓,覆蓋配電、工控、智慧照明及智慧製造課程,累計培訓合作學校專任教師700人次。

  獨門秘籍之三:協同育人,構建校企雙贏的人才培養閉環

  長年貼近市場的企業,更加深知學生的職業發展訴求。學生的能力培養如何匹配企業的用人需求,是擺在校企雙方的共同難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是多維的,不僅包括技術能力,也包括了自信心、表達能力、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也需要對各方面都有所覆蓋。

  面試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如何與同事和諧相處,實現高效的團隊合作?怎樣做好時間管理……面對學生們在學習實訓中産生的困惑,“碧播計劃”引入PTS(Passport To Success)成功通行證課程,採用講師授課及導師制,以解決未來職場會遇到的如面試技巧、團隊合作、時間管理等方面問題,讓學生在擁有技術知識“硬實力”的同時,還能夠獲得“軟實力”,為走入職場進行全面的準備。

  此外,施耐德電氣還注重與合作學校共同研究並推進基於行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進入職場的“敲門磚”和背書。依託“機械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施耐德電氣邀請多位業內資深專家參與行業能力標準構建,並將企業生産實踐中最具代表性的培訓和考核體系引入鑒定工作,為所有合作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提供相關培訓並參與考核。更具價值的是,施耐德電氣為職校學校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及就業崗位,無縫銜接校園與職場,上升通道可預見。除了進入施耐德電氣工作,大量學生更是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獲得了滿意的工作和就業機會。

  不同於其他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更加強調實踐性與應用性。正因如此,通過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等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練,成為一個被職教領域廣泛應用的具體舉措。2019年,施耐德電氣承辦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中的電氣裝置應用技術賽,並命名為“施耐德電氣杯”,意圖便是如此。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表示,職業技能大賽不僅可以檢驗校企合作的成果,還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觸摸現代工業的發展脈搏,了解産業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同時,通過這個平臺,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關注職業教育。

【2022企業社會責任】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施耐德電氣的職教探索_fororder_3

施耐德電氣承辦2019年電氣裝置應用技術賽

  産教融合,讓可持續發展的碧漪激起共振

  對於施耐德電氣而言,“碧播計劃”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更踐行了其企業核心理念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人才培養方針。可持續發展,始終是黨和國家堅持的方向之一。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家國際企業,也始終不忘肩負社會責任,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一方面,智慧化、低碳化的産業發展方向亟需更多高水準的專業技能人才支撐,因此施耐德電氣在綠色能源管理、綠色智慧製造等專業領域深化校企合作,為國家培養更多服務於“3060”目標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可持續的校企協作,幫助青年人才掌握技能、立足社會、改變人生,創造社會價值。

  正如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所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就是人的可持續發展。”正因如此,施耐德電氣構建全方位人才發展體系,既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注重為教師賦能。尹正還強調,“未來施耐德電氣還將關注外部企業職工的能力提升,激發跨越代際的人才潛能。”

  在以人工智能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當下,技術驅動教育變革有了更多可能性。從企業發展來看,需要更多的高品質應用型技術人才來加速轉型升級;從個人發展而言,廣大青年需要職業教育這條重要途徑來積累一技之長、創造人生價值;從社會進步角度,需要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這一切,都需要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作為行業龍頭的施耐德電氣,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之路。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