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凝聚亞太力量,托舉開放型世界經濟
2022-11-19 14:55:23來源:光明網編輯:王魯平

  作者:劉飛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11月18日至19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以“開放、聯通、平衡”為主題,優先推動三大目標任務:從後疫情角度重啟關於亞太自貿區(FTAAP)的對話;協調安全、無縫地恢復跨境旅行,重建國家間聯繫;爭取批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推動實現彈性、包容、平衡和可持續增長。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積聚,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等逆全球化力量層出的背景下,上述主題和目標任務凝聚了亞太地區的共同願望和一致期待,為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亞洲托舉”。

  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併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指出過去幾十年,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蓬勃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跡”,亞太合作早已深入人心。現在,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亞太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

  維持開放型世界經濟面臨重重挑戰

  當前,地緣政治衝突、經濟民族主義、國家安全泛化等多重壓力積聚效應凸顯,使得開放型世界經濟面臨分裂為兩套對立體系的風險,包容性經濟全球化進程面臨嚴峻挑戰。

  一是地緣政治衝突重創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圍繞烏克蘭危機,美西方施加的對俄制裁已經接近製造地緣經濟“黑洞”,使得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二是經濟民族主義持續高漲,特別是美國大肆鼓噪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拜登政府繼承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民族主義路線,對內制定保護主義産業戰略,對外推行去全球化政策。上任近兩年來,拜登政府對於特朗普發動的對華關稅戰沒有做任何調整,反倒變本加厲,將對個別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壓升級擴大為對中國尖端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的全面遏制,蓄意推動“脫鉤斷鏈”。

  三是世界經濟出現政治化、意識形態化苗頭,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基礎框架的開放型世界貿易體系面臨人為分裂的危險。美國妄圖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畫線,聯合盟友推動“印太經濟框架”“晶片四方聯盟”等排他性小圈子,亞太地區成為承受斷層壓力的焦點,被推向變局的前沿。

  應對變局挑戰的亞太方案

  面對世界之變,亞太地區將持續推動一體化進程,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活力。2010年,在橫濱舉行的APEC部長級會議提出在亞太地區建立FTAAP的一體化建設目標;2014年北京APEC會議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邁出了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歷史性一步。今年,曼谷APEC會議把從後疫情角度重啟關於FTAAP的對話列為會議優先議程,既反映了域內國家孜孜以求的一體化目標,也為面臨新的十字路口的世界經濟作出亞太的選擇,為維持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堅定托舉。

  事實上,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回潮背景下,亞太一體化進程展現了世界其他地區少有的活力和動力。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生效,中國也正式提出了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説明亞太一體化進程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亞太一體化建設前景光明。

  亞太地區擔當世界經濟發展引擎的角色短期內不會改變,未來一段時期,亞太地區經濟仍將以高於世界平均增速的增長,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宕不散、美國持續激進加息、烏克蘭危機效應等因素疊加並相互激蕩,世界經濟下行乃至轉入衰退的風險日趨加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2%,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同期,世貿組織將其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從此前的3.2%下調至2.3%,並警告説,如果各國央行加息力度過大,會出現更大幅度的放緩。經合組織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2.8%下調到2.2%。國際權威機構紛紛下調明年經濟增長預期,表明世界經濟前景黯淡,悲觀氣氛濃厚。而與此相對照的是,亞開行9月的預計顯示,2023年亞洲經濟增幅將達到4.9%,雖然低於此前預測的5.2%,但仍明顯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行、經合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對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預測,亞洲地區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仍然舉足輕重。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已成共同願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亞太地區是中國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的地緣依託,沒有亞太和平、穩定和繁榮,就談不上中國的安寧與發展。亞太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與亞太周邊國家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早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巴厘島APEC會議期間就提出要牢固樹立亞太命運共同體意識。2020年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呼籲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在新形勢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習近平主席在本次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建議,即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堅持開放包容,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清潔美麗的亞太;堅持命運與共,建設守望相助的亞太。

  中國主張與亞太願景交相輝映。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通過《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願景》,明確宣佈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願景強調自由、開放、公平、非歧視、透明和可預測的貿易和投資環境的重要性,重申繼續推進茂物目標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推動實現強勁、平衡、安全、可持續和包容增長。願景的內容精神與中國提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倡議完全一致,這也標誌著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域內成員的共同願望。同時,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動的背景下,願景也著重體現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成員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的亞洲聲音,這一聲音在今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將繼續得到有力回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