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照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汪一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不僅給沿線國家人民帶來福祉,也推動世界向著實現共同繁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不斷前進。在這期間,一大批來自中資機構的青年人在異國他鄉辛勤工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揮灑汗水、貢獻力量。他們感受著國與國之間的民心相通,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著中國青年的形象。
工作照
李棟是中國能建集團的一名90後青年。四年前,他來到能建集團在越南投資建設的海陽電站項目,成為了一名海外建設者。之前一直在國內“朝九晚五”的他,第一次在海外工作生活,起初還有些不適應。
李棟説:“初次印象還是比較深刻。電廠一般是在郊區,第一次來的時候,經過公路後,還遇到一條河,上面沒有橋,還需要通過輪渡才能到達項目工作的地方。”
那時,海陽電站項目仍在興建,連工作的辦公室都還是臨時搭建的板房。而最讓李棟印象深刻的,要數當地經常性的停電,給項目的建設帶來巨大挑戰。“我們剛來的時候,項目在建設期,其實是經常停電的,工作的時候就停電。我們這邊氣溫還高。現在我們建廠以後,停電的情況就非常少了。”
項目照
項目照
項目照
2020年11月24日,海陽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2021年1月25日,2號機組也隨即投用……幾年時間,眼看著電站項目從無到有、建成投産,並在當地産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李棟倍感振奮。李棟説:“我們項目建成以後,為越南北部的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電力保障。這個項目其實也是適應了當地社會經濟以及工業發展規劃的要求,産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改善了當地人民生活水準,推動了它的城鎮化進程,也促進了當地的工業發展。這邊本來是農村,經過這三四年的建設後,旁邊的飯店、水果店、一些居民蓋的小房子越來越多了。政府對附近道路的修復,以及對橋梁的建設,也都因為我們這個項目多了起來。”
在建設過程中,海陽電站項目為當地創造了2000多個工作崗位。李棟身邊也大多數都是越南籍同事,他説:“相當於解決了當地的一些勞動就業問題,同時培養了一大批越南籍的電力專業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
財務部員工集體照
李棟説,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溝通交流,電站項目中的中越兩國同事都在努力地學習著對方的語言、深入了解相互的文化,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促進交流互鑒,增進民心相通。“他們可能晚上會去參加中文培訓,自己在網上學習中文。我們工作空余時或者晚上也開始自學越南語,從發音、字母、聲調開始學習。有個越南同事他家蓋新房子了,為了表達我們工作之外的私人感情,我們就共同出錢給他買了一個空調,去他們新家一起吃了個晚餐,通過這種交流能增進中越同事之間的友誼。”
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揮灑汗水、貢獻力量,李棟坦言自己是幸福的,也希望未來繼續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為沿線國家和人民帶去更多福祉。“‘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它的機會和成果是屬於當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果有需要,我肯定是繼續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