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2023-05-15 07:54: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近期法新社的一則報道引發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7月初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法國總統府稱:“這會是2000年以來法國總統對德國的首次國事訪問。”而德方則表示,此次國事訪問將為兩國數十年的友誼“開啟新的篇章”。

  二戰以後,德法兩國曾譜寫過好幾段“政治佳話”,默克爾和薩科齊時代更是誕生了一個新詞——“默科齊”,象徵歐洲的團結力量。

  2021年12月,朔爾茨當選德國總理,4個月後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洲媒體很快又發明瞭一個新詞:“朔克龍”。

  但現實證明,“朔克龍”遠沒有“默科齊”知名度高,德法之間的分歧也愈加明顯。此次馬克龍訪德,是否會重啟“朔克龍”呢?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當地時間5月8日,法國舉行慶祝二戰勝利78週年紀念活動。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法國總統馬克龍向戴高樂將軍雕像敬獻花環。

  同一天,德國聯邦總統辦公室發佈公告稱,7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應邀訪問柏林。這是23年來,法國元首第一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第二天,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歐洲議會發表題為《這就是歐洲》的主旨演講。朔爾茨呼籲歐洲要和全世界進行合作,而不是將歐盟並列于中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的“第三極”。 有分析指出,朔爾茨的此番言論是針對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表態所説。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4月上旬,馬克龍率曾率60多人的高規格代表團訪華。 回國後,他在接受法國《回聲報》專訪時,就歐洲的戰略自主思想進行了多方位闡述,並正式提出在美中兩極之間,歐洲應該成為“第三極”。

  在外界看來,在法德關係持續緊張的微妙時刻,馬克龍訪問德國,意義不一般。

  一直以來,德國和法國都是西歐大陸上體量最大、工業最強的兩個國家,也被視為歐洲的“主心骨”,兩國關係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整個歐洲的發展。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今年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共同出席《愛麗舍條約》簽署60週年紀念活動。

  當時,馬克龍將法德關係描繪成“一個胸膛裏的兩個靈魂”。

  朔爾茨則表示,作為“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法德兩國只有“將爭論轉化為共同行動”,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在分析人士看來,法德兩國希望借《愛麗舍條約》簽署60週年之際重啟“發動機”,然而雙方在多個問題上仍然存在較大分歧。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去年10月,奈飛電影《西線無戰事》熱映,這部描述法德兩國在一戰期間交戰的電影在法國網絡引發熱議。一些網友評論稱,現實中的法德關係更為複雜。

  翻開歐洲近代史,德國和法國曾經是一對生死冤家,數百年間戰火不斷,雙方一度都把對方視為對本國的最大威脅,二戰後才得以和解。

  1962年9月,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到訪西德首都波恩,成為第一個訪問聯邦德國的法國總統。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時任法國總統 戴高樂:波恩萬歲!德國萬歲!法德友誼萬歲!

  戴高樂指出歐洲聯合的極端重要性,而這種聯合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的合作,使兩個民族言歸於好,並把兩者的力量和能力結合起來。

  當時,戴高樂還引用德國作家楚克邁耶的話説: "如果説昨天我們有義務成為敵人,那麼今天我們就有權利成為兄弟。"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1963年1月,法德兩國簽訂《愛麗舍條約》,成為兩國二戰後全面和解的標誌。該條約規定了兩國交流機制和框架結構,為歐洲一體化“法德軸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而曾在二戰中帶領自由法國軍隊與德國軍隊浴血奮戰的戴高樂,也因這一“破冰”之舉登上了《時代》週刊封面。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 丹尼森:如果你看看歐盟內部在合作方面的任何重大分歧,往往會發現法國和德國站在不同的兩邊。如果能讓這兩國達成一致,那麼你就在歐盟內部有了妥協的基礎。

  歐盟一些關鍵政策的推出都基於法國或德國的利益,比如共同農業政策、歐元或單一市場。但兩者間又有種不平衡的關係。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克爾帕塔:德國想成為歐洲的經濟強國,而法國則想成為歐洲的政治強國。

  1981年,持自有保守主義的基民盟黨領袖科爾當選聯邦德國總理。另一邊,法國左翼社會黨領袖密特朗奪得總統寶座,傳統的法德合作關係面臨挑戰。

  當時,科爾打算繼續以法德為軸心,在法德雙邊經濟協定的基礎上共同推動歐洲單一市場,以便最大化地發揮歐洲經濟潛力,他同意德國馬克相對法郎單方面升值,打消了法國對歐洲單一市場會危及國內工業和就業的擔憂,促使密特朗成為歐洲一體化的倡導者。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1984年9月22日,科爾和密特朗肩並肩、手拉手站在一起,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登戰役死難者致敬的畫面,被載入史冊。

  當時,法國是核大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政治影響力上遠超聯邦德國。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作家莫裏亞克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是如此深愛德國,以至於我希望有兩個德國。”這句話極為準確地刻畫出了法國人對德國統一問題的心態。

  1989年,柏林墻倒塌,東西德統一。 一夜之間,德國的人口從6300萬躍升至8000萬。 這不僅給德國帶來了新的經濟機會,德法雙方的力量對比 ,也開始朝著有利於德國的方向發展。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的長期經濟趨勢是更快地去工業化,而德國在21世紀初的經濟改革使其保持了競爭力,法國對德國産品進口的依賴度不斷增加。

  2005年,歐盟一項研究顯示,歐洲人口中18%的人以德語為母語。歐盟的地理和政治中心逐漸向德國轉移。在首先關注經濟事務的歐盟內部,德國逐漸成為龍頭老大,法國逐漸降至第二名。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2005年11月23日,德國新總理默克爾上任,首次出訪就去了法國。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2007年,法國新總統薩科齊上任當天就立刻飛到德國首都柏林,凸顯其對法德關係的重視。

  在與默克爾見面時,薩科齊總是熱情擁抱,甚至親吻對方雙頰。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相比他的前任希拉克見到默克爾時行“吻手禮”,薩科齊似乎更熱情,也更親密。

  薩科齊曾強調,對法國而言,德法關係相當“神聖”,沒有任何事能傷害這份友誼。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時任法國總統 薩科齊:當務之急是讓歐盟擺脫目前的癱瘓狀態,因此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德國和它的特殊夥伴法國有必要共同行動,發揮兩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兩國聯合起來會比單獨行動更強大。

  默克爾也表示,兩國未來將“非常、非常緊密地”協調,帶領歐盟走出憲法危機。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時任德國總理 默克爾:我想借此機會感謝你到訪柏林的姿態,這表明德國和法國相互需要,但我們也有偉大的友誼,我相信我們的合作會取得成功,併為人民帶來進步。

  薩科齊曾説,德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歐盟未來的方向。默克爾也曾意味深長地表示,她和薩科齊“來自同一個政治家庭”。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德國一家報紙還以惡搞方式刊登了一張兩人的“合體照”,將兩人的名字結合成一個新詞:“默科齊”,以凸顯法德兩國的團結。

  2011年,在布魯塞爾連續召開16次峰會後,兩人聯手修改了歐盟條約,走出邁向歐洲預算協議的第一步。

  2017年,法國新總統馬克龍上任,美國政治新聞網評論稱:默克爾和馬克龍重燃“法德浪漫”。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2019年1月,在《愛麗舍條約》簽署56年後,在歐盟深陷危機時,德法又簽署新的友好條約——《亞琛條約》,誓言加強兩國政治、經濟和國防關係,並重申兩國對歐盟的承諾。

  2021年11月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設宴,為即將卸任的默克爾舉行私人歡送儀式。馬克龍還向默克爾頒發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當中最高等級的大十字勳章,並稱讚她讓歐盟在危機之中保持團結。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愛麗舍宮表示,此次授勳是向默克爾長達16年的執政生涯致敬,也象徵著她所維護的牢固的法德友誼。

  進入“後默克爾時代”,馬克龍展現出扮演歐盟領導者的雄心,多次表示,雖然法國與美國有價值共識,但法國必須堅持獨立的外交政策,不選邊站隊,不做任何大國的附庸,法國和歐洲必須確保地緣政治獨立性。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總統 馬克龍:我堅持盟友間戰略自主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成為附庸,並不因為我們是盟友,一起做我們所決定的事情,我們就不再有單獨思考的權利,就得追隨那個最厲害的盟友。

  今年4月,馬克龍訪華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歐洲在外交上要獨立自主,在涉華等許多問題上,不要做美國的“跟班”,引起美國不滿。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除了保持外交獨立,法國總統馬克龍還在其推特賬號發長文談及“歐洲經濟主權”話題。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馬克龍還發佈了一張題為“歐洲的技術主權正在法國建立”的圖片。 圖片顯示,法國計劃在2030年前在國內多處支持建設“戰略性工業項目”,包括氫能、電池技術、微電子技術等,以作為歐洲共同戰略的一部分。

  他在接受法國《回聲報》專訪時表示,如果歐洲沒有戰略自主權,就有“退出歷史”的風險。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然而,和馬克龍誓言要將歐洲打造成和中美並列的第三個強大聯盟的主張不同,關於歐洲的未來,德國總理朔爾茨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他認為,歐洲應該拋棄過去幾十年來“以歐洲為中心”的概念,那些懷有歐洲成為世界強國夢想的人,那些為國家變成超級大國的幻想而服務的人,都被困在了過去。

  在德新社看來,朔爾茨的這番表述與馬克龍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德國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研究員 肯平:德法兩國因《亞琛條約》引入了許多新的對話形式。然而,雙方仍然只重點關注自己的利益。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廣播電臺 蒂博:因為法國的經濟和財政狀況都很困難,解決法國問題的方法或多或少是與德國找到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案。這是新情況,因為過去德國在經濟上一直是更強大的合作夥伴,而法國是政治領袖,而如今兩國關係發生了一些變化。

  德法雙方的分歧還不止這些。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去年9月,德國決定投入2000億歐元以補貼受能源危機衝擊的企業和家庭。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國家即批評此舉是在扭曲共同體市場的競爭。據路透社報道,德國作出這一決定時沒有事先和法國通氣,馬克龍是從媒體上得知這一消息的。

  此後不久,德國與13個北約國家簽署了一份導彈防禦系統協議,卻把法國撇在了一邊;同時,作為德國重振國防計劃的一部分,德國從美國而非歐洲國家採購戰鬥機、防空系統等重型武器,也都讓法國産生了一種被冷落的“挫敗感”。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在一次歐盟領導人峰會上,馬克龍公開表達不滿,稱“德國的自我孤立,對德國和歐盟都沒有好處”。有分析指出 ,這反映了歐盟內部在防務領域的分歧,是選擇“戰略自主”還是“依靠美國”,存在路徑之爭。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去年10月,朔爾茨到訪巴黎與馬克龍舉行會晤,就連媒體也都捕捉到了雙方之間的冷淡氣氛——作為東道主的馬克龍甚至一反常規,沒有為朔爾茨準備新聞發佈會。

  美國政治新聞網甚至直接以“馬克龍冷落朔爾茨”為題報道這次會晤。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在德國《每日新聞》看來,德法兩國這個“歐盟的雙引擎”正在叮噹作響。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無論是應對新冠病毒、歐元危機還是對科技公司的監管,歐洲一體化始終建立在法國和德國友好關係的基礎上。兩國關係有起有落。但馬克龍和朔爾茨之間的緊張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可以説是競爭狀態。

  有分析認為,法德之間分歧種種,“終極原因是兩國在競爭歐盟中的主導地位”。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法國《費加羅報》認為,法國年輕人以前在上中學時就知道,德國是“經濟巨人、政治侏儒”。但俄烏危機讓德國政治精英改變了邏輯,他們別無選擇地要讓德國重新成為政治巨人,因為美國盟友早就給德國貼上“歐洲主導力量”的標簽。

  去年8月,美國推出《通脹削減法案》,出臺包括高額補貼在內的大量措施,以推動電動汽車和其他綠色技術在美國本土的生産和應用。該法案推出後,不少歐洲企業都將投資計劃轉向了美國,歐洲製造業遭受巨大損失,也讓德法兩個歐洲“領頭羊”感受到了切膚之痛。

  在外界看來,隨著複雜形勢下內外挑戰的加劇,法德雙方選擇此時“強化友誼”,恰恰説明,兩國政府已意識到,唯有彌合分歧、重啟合作,才能找到破解困局的可能。

世界週刊丨重啟“朔克龍”?

  在英國《金融時報》看來,歐盟過去60年的成就大部分是由德國和法國共同塑造的,或者是由法德妥協塑造的。法德關係如果出現破裂,對歐盟而言絕對是“不祥之兆”。

  德國聯邦議院前議長拉默特則直言,只有柏林和巴黎合作良好,歐洲才會強大。歐洲要想變得更加獨立、更加安全,更具與可持續發展性, 作為歐洲一體化進程核心的“德法引擎”不能熄火。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