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全球連線 | 這些路橋港,見證中國與中東歐“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2023-05-16 20:28:57來源:新華社編輯:位樹理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一條應用中國高鐵技術的鐵路,讓塞爾維亞民眾的通勤旅途更便捷;一座中國企業承建的大橋,助克羅地亞人實現連接南北領土的夙願;一個中國投資參與運營的港口,從瀕臨破産發展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帶給希臘人更遠大的夢想……

  中東歐土地上,一個又一個“一帶一路”項目不斷落地推進,惠及中東歐國家民眾,促進人員和經貿互通,見證中國與中東歐務實合作、攜手共進。

  共建發展之橋

  説起通車快一年的佩列沙茨大橋,克羅地亞公路協會項目經理達沃爾·佩裏奇讚不絕口。他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通車至今,已有超過150萬輛汽車從佩列沙茨大橋安全駛過,克羅地亞人對大橋品質非常滿意。“佩列沙茨大橋項目有中國企業參與,得以按時、高品質完成,這是一次非常、非常好的合作。”

  佩裏奇説,大橋建成通車改變了佩列沙茨地區交通不便的狀況,有力推動了克羅地亞南部經濟和民生發展,給當地居民和企業帶來很多好處。

  克羅地亞拉德茲造船廠在新冠疫情下一度瀕臨倒閉,300多名員工生計岌岌可危。佩列沙茨大橋項目開始後,該船廠成為大橋附屬設施加工分包商,成功渡過難關。在大橋附近的科馬爾納,旅館、飯店、超市經營紅火。當地人見到中國人,總會熱情地用中文道一聲“你好”“謝謝”。

  佩列沙茨大橋長2440米,由中國路橋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承建,是中國和克羅地亞建交以來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2018年正式開工以來,佩列沙茨大橋得到中克雙方高度重視。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及相關內閣成員先後十余次到施工現場考察。

全球連線 | 這些路橋港,見證中國與中東歐“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2022年7月26日,克羅地亞科馬爾納燃放焰火慶祝中克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佩列沙茨大橋通車。新華社記者李學軍攝

  大橋還在建設時,就有不少克羅地亞人慕名前來拍照留念。因為這座大橋橫跨克羅地亞南部亞得裏亞海的小斯通灣,連接該國大陸與佩列沙茨半島,建成後能實現克羅地亞人民連接南北國土的企盼和夢想。當地人前往“亞得裏亞海上的明珠”——杜布羅夫尼克再也不用多次出入鄰國波黑國境,兩三分鐘就能走完原來耗時3小時的路程。

  “我在設想,多年之後,我在大橋邊給我的子孫講述自己參與建設佩列沙茨大橋的故事時,我一定是滿懷驕傲和自豪,”去年7月26日大橋通車,參與建設項目的克籍員工塞爾瑪·昆德森難掩激動地對記者説。

  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齊前進表示,佩列沙茨大橋是中克合作之橋、發展之橋、友誼之橋。中克建交以來的經驗表明,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搭建更多互信合作友誼之橋,就能跨越山海之遠,走出互利共贏之路。

  讓歸家路不再漫長

  在與克羅地亞相鄰的塞爾維亞,另一個“一帶一路”項目也正積極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

  從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到中北部城市諾維薩德,火車往返曾需要四五個小時。在長達十年時間裏,雅思特拉·耶拉契奇幾乎每天都要踏上這樣漫長的通勤路。37歲的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工作地點在貝爾格萊德,家住諾維薩德。去年3月,匈塞鐵路貝諾段通車,她終於告別了每日奔波、疲憊不堪的生活。

  匈塞鐵路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中國鐵路技術和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的對接。鐵路全長約350公里,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其中塞爾維亞境內長183公里,設計最高時速200公里。貝諾段全長約80公里,開通一年來,已累計發送旅客293萬人次。

  在歸家的火車上,耶拉契奇告訴新華社記者,過去除了乘車時間久,火車還時常出狀況,她曾因火車故障而穿著高跟涼鞋沿鐵軌步行到下一站,“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穿涼鞋坐火車”。

  而如今,新開通的鐵路大量採用中國高鐵的技術和設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大幅提升,貝爾格萊德與諾維薩德之間的運行時間壓縮至30分鐘左右。耶拉契奇感慨説,乘坐高速鐵路往返兩個城市,就如同在同一座城市上下班,“感覺輕鬆多了,我不再疲憊,也不再覺得時間被浪費”。

全球連線 | 這些路橋港,見證中國與中東歐“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2月22日,工作人員在匈牙利索包德薩拉什的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工地搬運電纜保護管。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多次盛讚這一鐵路項目。今年初他在視察施工現場時説,得益於中方提出的合作設想,匈塞鐵路建設已成為塞爾維亞現代化建設的一部分。他對塞中兩國建設者盡一切努力加快項目建設表示感謝,期待兩國通過共同努力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彰顯合作共贏

  作為中歐陸海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匈塞鐵路向北聯通中歐班列線路,未來向南延伸可聯通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比雷埃夫斯在希臘語中意為“扼守通道之地”,這裡一直是希臘重要港口。然而,多年前,比港衰敗不堪,大批船東一度棄港而去。2008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遠海運)與希臘方面簽署為期35年的特許經營權協議,成立中遠海運港口比雷埃夫斯碼頭有限公司(PCT),正式接管比港二號、三號集裝箱碼頭。古老的比港由此迎來新生。

  如今的比港,新橋吊矗立在集裝箱碼頭邊,不停歇地從靠泊的大型船隻上裝卸貨物,渡輪碼頭人流絡繹不絕,汽車船碼頭一排排新車等待運輸……

  數據顯示,目前中遠海運對比港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和升級投資總額已超過6億歐元,為當地創造了約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這對曾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來説,無疑是經濟復蘇的重要助力之一。

  在PCT工程部主管安東尼斯·阿佩吉斯看來,比港發展充分彰顯了中希合作共贏,一方面為當地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比港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為公司發展帶來優勢,希中雙方的企業和員工都從中受益。

  據了解,比港集裝箱業務穩步增長,比港已躋身全球前三十名的集裝箱大港之一。展望比港未來,希臘人有了更多底氣和期盼。

  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PPA)的內克塔裏奧斯·季米諾普洛斯告訴新華社記者,無論是他的希臘同事還是中國同事,大家的共同願景就是將比港打造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航運樞紐之一,“我們是一個強大的團隊,擁有共同的遠大夢想”。(記者:張代蕾、李學軍、石中玉、于帥帥、張修智;報道員:內馬尼亞·恰布裏奇、雷利亞·杜謝克;視頻:王玉玨;編輯:刁澤、孫浩、杜逾舸、陳玉芬)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