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位於赫爾松地區、目前由俄羅斯方面控制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到襲擊,併發生爆炸,河水傾瀉而出。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均對受災地區的居民進行了疏散。
損毀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圖自路透社)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當地時間7日援引烏克蘭能源部的消息報道稱,截至7日上午,赫爾松地區129座變電站被淹,尼古拉耶夫地區兩座太陽能發電廠被淹,赫爾松及鄰近的地區定居點有近20萬用戶斷電。
報道還稱,赫爾松軍政管理部門7日表示,該地的污水處理廠仍在正常運作,但部分區域3個污水泵站被淹,目前工作人員正在盡最大努力確保城市供水和排水。
塔斯社7日援引赫爾松州新卡霍夫卡行政當局負責人的話報道稱,卡霍夫卡水電站遭損毀後,赫爾松地區已實施緊急狀態。由於無法控制水庫裏的水向下游排放,新卡霍夫卡市沿岸地區被淹沒,至少有7人失蹤。與此同時,疏散居民、分發食物和飲用水的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報道還稱,目前,水位已開始下降,在高峰期,水位曾達到11米。
塔斯社報道截圖
卡霍夫卡水電站被破壞後,第聶伯河的上游和下游都受到了波及。
下游多地遭到洪水侵襲,引發了連鎖反應。不僅當地居民被迫撤離家園,生態環境面臨威脅,甚至連全球市場糧食的期貨價格也受到波及。
6日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小麥、大豆價格全線上漲。其中,玉米價格一度上漲2%,小麥價格一度上漲2.4%。最終,玉米價格漲幅為1.76%;小麥價格漲幅為0.6%;大豆價格漲幅為0.24%。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指出,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破壞一事,給相關地區的經濟、民生、生態等方面,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塔斯社:赫爾松地區受水電站遇襲事件影響的人口約有2.2萬到4萬。
在水電站遭襲可能産生的影響中,外界最為關注的是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該核電站是歐洲最大核電站之一。卡霍夫卡水庫距核電站大約150公里,是核電站冷卻水的重要來源。
俄新社當地時間7日報道稱,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受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襲擊事件影響,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向扎波羅熱核電站增派人員。同時,該機構正在監測卡霍夫卡水庫水位並將制定措施,以使扎波羅熱核電站免受影響。
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王穎表示,大壩遇襲事件對核電站安全的影響,需要長期觀察與評估。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土耳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7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分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在與雙方的通話中,埃爾多安表示,可以成立一個由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與聯合國四方專家參與的委員會,以調查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襲擊事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應詢表示,中方對卡霍夫卡水電站堤壩被破壞表示嚴重關切,對由此造成的人道、經濟和生態影響深感擔憂。
“我們呼籲所有衝突當事方遵守國際人道法,全力保護平民和民用設施安全。中方關於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當前形勢下,希望各方致力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共同推動局勢緩和。”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總臺記者丨楊卓英 遊佳
編輯丨印梅梅 林維
簽審丨鄭磊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