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讓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關鍵是美方要做到位
2023-06-20 10:19: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殷亮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9日結束兩天的中國之行。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他,中國主管外交的官員與他舉行了會見會談。雙方同意共同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釋放出兩國關係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美國總統拜登19日對布林肯此行作出回應,稱“我們走在正確道路上”。觀察人士指出,中方始終以負責任態度推動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美方這次也展現出一定程度的相向而行姿態。國際輿論紛紛關注到中美雙方的坦誠溝通,認為這有助於管控分歧、防止衝突。

  很多媒體提到:布林肯是拜登政府首位訪華的內閣成員,也是2018年10月以來訪華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這從某種程度上説明:當前中美關係陷入建交以來的最低谷。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前接受採訪時警告説,美中關係已在“懸崖之上”,當前關係軌跡必須改變。

  解鈴還須繫鈴人。改善中美關係,首先得找出癥結。這次與布林肯會面時,中方坦率表達了看法:中美關係陷入低谷,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這個“錯誤認知”指的是美方將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導致對華政策荒腔走板、自相矛盾:一邊説避免衝突對抗,一邊搞零和競爭;一邊要求對話溝通,一邊進行遏制打壓。就在布林肯訪華前幾天,美方還以所謂涉軍、涉人權等為由,將部分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這樣玩兩手,中美關係如何能改善?對美方來説,糾正對華錯誤認知,是扣好對華政策的“第一粒扣子”。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當務之急是把兩國元首共識真正落到實處。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在巴厘島會晤並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為中美進一步對話溝通營造了氛圍。但是在這之後,美方帶著霸道的“慣性思維”,出於展示對華強硬的所謂“政治正確”,上演“氣球政治秀”、縱容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境”竄美、鼓噪對華“去風險化”……美方一系列行徑打斷了中美雙方對話進程。這也是為何中方一再強調,希望美方採取理性務實態度,把有關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中美關係攸關人類前途命運,不僅要著眼當下,更要行穩致遠。做到這一點,最重要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這次與布林肯會見時,中方明確表示,中國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也要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這既闡明中國不會走“國強必霸”的西方老路,同時表明絕不接受外部打壓的堅定決心。

  這其中,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強化與中國台灣地區官方往來、縱容“台獨”分裂活動、提升售臺武器數量和性能、頻繁穿航台灣海峽炫耀武力……台灣問題已經成為中美關係最突出的風險。中方敦促美方真正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定的一個中國原則、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明確反對“台獨”,是在最核心利益問題上劃出的紅線。

  此外,中方明確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國威脅論”,取消對華非法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發展打壓。這一點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中方不回避也不懼怕競爭,但反對以競爭之名限制別國的正當發展權利,反對以競爭定義整個中美關係。這次布林肯訪華,雙方同意繼續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磋商、同意繼續推進中美聯合工作組磋商、同意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間客運航班進行積極探討等,説明雙方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可以為雙邊關係改善提供助力。

  在訪華前後,布林肯多次稱,美中兩國有責任和義務管理好雙邊關係,這符合美國、中國乃至世界的利益。他明確表示,美方致力於重回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確定的議程,遵守拜登總統作出的“四不一無意”承諾。

  從以往來看,美方並不缺改善中美關係的表態,缺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希望這次美方能説到做到,用誠意與行動展現一個大國應有的樣子,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