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想靠攪亂亞太“續命”?北約打錯了算盤
2023-07-11 22:30: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當地時間11日起,北約峰會在立陶宛召開。除了烏克蘭局勢這個核心主題外,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國領導人連續第二年參會,讓北約亞太化議題再次升溫。據日媒報道,由於法國反對,峰會原定討論的北約在日本開設亞洲首個聯絡處的方案,被推遲到秋季以後再定。但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主導下,北約向亞太延伸勢力範圍的意圖不會變。

  作為冷戰時期的産物,北約從誕生起就是美國維護霸權的核心支柱,“無敵人難生存”是它的運行邏輯。冷戰結束以來,在美國“腳踏德法”“踢走俄羅斯”“競贏中國”的戰略驅使下,北約進行了六輪東擴,挑動俄烏衝突、製造歐洲安全分裂,並不斷把觸角伸向亞太。

  早在2006年1月,時任美駐北約大使的維多利亞·紐蘭首次提出“全球夥伴關係”主張,試圖通過北約與日韓澳新四國建立聯繫國機制,擴大北約的全球影響力。2009年北約推出“按需定制合作計劃”,推進北約與亞太四國根據各自需求開展合作。隨後10年,由於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調整不順暢,北約亞太化進程慢了下來。2019年美國國防部發佈《印太戰略報告》後,北約隨之打起了配合。2022年“北約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到中國,並明確將中國視作“系統性挑戰”,以此為藉口加速亞太化進程。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亞太化”是北約在美國帶領下,想在亞太製造危機從而自我賦能的“續命”之舉。這更是北約試圖邁向全球化的關鍵一步。在這一進程中,貫穿著對亞太國家進行西式改造的病態觀念,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

  北約自詡是“價值觀聯盟”。冷戰後,北約用西方價值觀強行塑造其他國家的政治和價值體系,引發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伕解體、波黑內戰、科索沃問題等。在中東,北約聯軍在美國的帶領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空襲利比亞,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如果北約介入亞太,對亞太國家的內政治理與價值觀進行“西方化”改造,必然會引發普遍抵制,帶來危機與動蕩。

  在北約亞太化過程中,日本起到了引狼入室的作用。2014年5月,日本與北約簽署《單國夥伴關係與合作方案》,不斷提升與北約合作的水準,扮演著將北約引入亞太的“帶路黨”角色。這背後的原因不僅在於日本是美國的鐵桿跟班,還在於日本有重走軍事大國之路的野心,想與北約在防務層面相互借力。北約計劃在東京設立亞洲首個聯絡處,説明它想把亞太行動協調中心落到日本,引發地區民眾強烈反對。

  近日,不少日本與韓國民眾舉行集會,抗議北約引發軍事緊張,反對北約亞太化。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發表聲明,批評北約向亞洲“挑釁性東進”,“正在將互相爭鬥的毒藥出口到亞洲”。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指出,東盟國家對北約插手亞洲一直保持警惕和擔憂。

  事實上,在北約內部,對它延伸勢力範圍的做法也不乏反對聲。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説北約已經“腦死亡”,明確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聯絡處。法國官員稱,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美歐為集體保護對象,在亞太設立據點並不妥當。這種理性聲音,值得北約成員傾聽並思考。

  亞太是合作發展的高地,不是大國角力的棋盤。美國主導的北約想把所謂“歐洲經驗”複製到亞太,實際是要把分裂和對抗複製到亞太,地區人民絕不會答應。它想靠攪亂亞太“續命”,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也不會同意。正如加拿大反戰組織——漢密爾頓停戰聯盟負責人肯·斯通所説,北約是一個美國領導的有侵略性的軍事組織,按照北約自己的憲章,它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