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08-08 17:40: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落下帷幕。連日來,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大學生運動員,馳騁賽場,讓全球共享體育競技的激情與歡樂。

  7月29日晚,歷經三個月、98場比賽,貴州“村超”迎來決戰時刻。這個夏天,百餘萬人奔赴榕江感受足球的快樂,現場觀眾多達5萬名,全網瀏覽量達到上百億……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7月29日,夜幕下的“村超”總決賽現場。

  體育,不僅展現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競技之美,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8月7日至13日是我國第一個體育宣傳周,8月8日是我國第15個全民健身日。以“全民健身 繪就幸福生活”為主題,一幅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兩翼齊飛”、助推體育強國建設的壯麗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展現萬千氣象

  “歡迎大家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體驗並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大運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誠摯邀請。

  以大運會為舞臺,成都向世界呈現了一場技藝精湛、異彩紛呈的體育賽事,獻上了一場青春、團結、友誼的盛會,展示出古蜀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山水相宜與都市繁華相得益彰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7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舉行。

  先進智慧的場館和辦賽水準讓各國運動員印象深刻。來自美國、波蘭等多個國家的運動員表示,無論是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是規範的賽事流程,以及暖心的賽事服務,都讓他們讚嘆。“這裡的體育場館是奧運會級別的,我從未想到在城市裏也能看到如此美妙的地方。”在考察本次大運會開幕式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時,國際體育記者協會主席梅洛説。

  大運會結束後,全部49個場館將繼續用於成都的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2023年8月8日,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在這裡舉行。

  每一場運動盛會,都在向世界展現氣象萬千的中國;每一個賽事場館,都帶動體育從競技擴展為全民參與。

  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誕生了多項奧運紀錄。作為最早對公眾開放的北京冬奧場館之一,這裡成為眾多滑冰愛好者“打卡”的新地標。

  融入敦煌壁畫元素的滑雪大跳臺“雪飛天”、國內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雪遊龍”……一大批優質運動場地設施興建並開放,中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7月1日,遊客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滑冰。

  “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它的意義,小中見大。”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系統謀劃新時代全民健身事業,作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

  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鍊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2023年上半年全國體育場地總數達450.9萬個。

  群眾體育澎湃的內生動力,成為中國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推進全民健身的一個新注腳。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在貴州省榕江縣,由當地老百姓自發組織開展的“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點燃了人們的夏日激情。

  這個被稱為“村超”的鄉村足球聯賽,從球員到裁判、從暖場導演到現場解説都來自不同的行業,有賣卷粉做燒烤的、有種藥材做養殖的,也有當老師和公務員的……從5月13日開賽以來,綠茵場上拼搶激烈,場下助威觀眾人山人海,20支球隊、98場比賽,上演了無數個精彩瞬間。

  近年來,從“馬拉松熱”到“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群眾體育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都市街道,體育鍛鍊的身影隨處可見。想運動、能運動、愛運動,正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2年8月8日,在河南洛陽市汝陽縣,健身愛好者在表演太極蓮花雙扇。

  “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張家口崇禮,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腳下,山地自行車、定向越野、登山等數十項戶外活動項目,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遊客。今年10月底前,河北省將建成15個健身與健康融合示範中心。

  全國超過96%的縣區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建成健康食堂、健康步道等健康支持性環境8萬餘個;大力推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平衡發展,不斷提升人民健康水準;居民健康素養水準提升到25.4%……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8月8日,群眾在山東臨沂市臨沭縣文化廣場展示太極拳。

  堅持以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我國不斷健全更高水準的健身與健康服務,讓人民身心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繪就幸福生活

  從今年開始,每年全民健身日所在周為體育宣傳周。從“全民健身日”到“體育宣傳周”,不僅是對體育宣傳工作時間、空間上的延展,更是為了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文明生活方式,進一步發揮體育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8月6日,一位小朋友在寧夏全民健身日主題示範系列活動現場體驗趣味足球。

  走進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便能看到教室裏的護眼燈、坐姿矯正器,還有專門設置的近視防控教室和視力保健室,更好保護孩子們的“明眸”。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教室。看到戴眼鏡的孩子比較少,他滿意地説:“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説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2023年8月5日,上海舉辦“全民健身日”暨體育宣傳周主題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注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強調要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

  在總書記關心推動下,我國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從“有”向“優”轉變——

  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讓每個青少年較好掌握1項以上運動技能;到2025年,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專門性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著力保障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運動權益等。

  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徑,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政微觀察丨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浙江杭州奧體中心場館群

  再過一個多月,40多個國家1.2萬餘名運動員將齊聚杭州西子湖畔,為世界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向世界傳遞“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此前全面竣工並通過賽事功能驗收的56個競賽場館、31個訓練場館陸續向社會開放,已有近1000萬人次在這些場館健身。

  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強起來,更多百姓愛上運動、參與運動、主動運動,全民健身的實踐熱潮在中華大地涌動不息。

  監製丨耿志民

  製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視覺丨江雨航 閆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