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近日竄訪中國台灣地區,鼓動台灣“做好與大陸打仗的心理準備”,遭到各界強烈批評。台灣島內輿論批評説,麻生不僅沒有為過去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道歉,還慫恿台灣發展武力、準備戰爭,是把台灣民眾“推向火坑”。日本沖繩知事玉城丹尼10日指出,麻生的表態有悖于日本政府一貫方針,希望政府能與中方展開對話避免誤解。
在日本政壇,麻生作為“親臺派”代表,曾經多次發表過不當言論,被日本媒體稱為“大嘴麻生”。2021年,他曾揚言“美日要一同防衛台灣”。今年6月他又聲稱“台灣是日本的生命線”。這次他竄訪台灣公然煽動“動武”,暴露出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危險動向。難怪有島內民眾説,聽了麻生的“動武論”感到心驚肉跳,這讓他們想起了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半個世紀的慘痛歷史。
早在19世紀中葉,日本就將侵吞台灣作為征服東亞、“稱霸世界”的首要目標,並實施了一系列軍事擴張。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由此攫取台灣及澎湖列島,開始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為了強化殖民統治,日本侵略者通過設立總督、軍隊、憲兵和警察等手段,殘酷鎮壓台灣民眾的抗日鬥爭。1896年6月,日軍對台灣70多個村莊進行了長達5天的血腥屠殺,三萬多民眾被害,多個村莊人煙滅絕,史稱“雲林大屠殺”。1930年,台灣原住民發起霧社起義。日本當局調動4000多軍力對霧社地區進行轟炸,導致當地原住民幾乎滅族。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殖民期間殺害約60萬台灣民眾,平均每6個台灣人中就有一人死於國難。
除此之外,日本還加大對台灣的經濟掠奪,通過壟斷台灣的對外貿易,將台灣鉅額經濟資源轉移到日本。上世紀30年代末期,台灣的國民生産毛額中,出口額中的80%以上對日本出口。截至1945年,日本殖民壟斷資本控制台灣地區銀行存款總額的60%、電力工業的96%、制糖工業的94%。
在文化方面,日本在台灣推行殖民同化政策,實施奴化教育以及所謂“皇民化運動”。他們向台灣民眾灌輸日本語言文化,把當地人“改造”成日本順民。同時禁止漢語和中華文化傳承,甚至禁止民眾使用中國名字,企圖從根上消除中華文化影響。“皇民化運動”遭到多數台灣民眾抵制,但也造出了一小撮親日分子,他們被奴化的思想成為第一批“台獨”分子的思想來源。
鋻於日本殖民台灣和侵略中國犯下的嚴重罪行,1972年發表的《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方對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表示深刻反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有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
作為日本前首相,麻生不可能不清楚日本政府對中方做出的承諾。但是他逆流而動,帶著殖民者的傲慢心態對台灣事務指手畫腳,發表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的危險言論,給中日關係製造了更多麻煩。在這背後除了所謂“殖民情結”外,還有著現實意圖。
去年12月日本通過“安保三文件”,積極追求與美國對標,並借炒作台灣問題,為增加防衛費、擴張武力尋找口實。在今年7月發佈的新版防衛白皮書中,日本進一步渲染臺海緊張局勢,就強化防衛力量尋求“國民理解”。不難看出,打“台灣牌”已成為日本擺脫和平憲法、復活軍事大國夢以及強化日美同盟的重要手段。此外,有分析認為,近期岸田政府支持率大跌,麻生在台灣問題上挑事,也有刺激民眾緊張情緒、幫助岸田政府擺脫困局的考慮。
作為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這次竄臺表演間接體現出日本政府的某些動向,代表了日本右翼勢力否認歷史、拒絕悔改的態度。但是他們錯估了當前國際形勢與力量對比。現在已經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中國早已不是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時的清政府,日方根本沒有資格對台灣問題説三道四。如果日本個別政客的腦子還停留在100多年前,擺著殖民者架勢插手中國內政,遲早會玩火自焚。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國際銳評評論員)